[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柔性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7673.1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2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钟允晖;曹元成;陈柯吉;陈达伟;汤本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0;A62C31/28;A62C3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柔性 启动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柔性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储能电池架,电池架上置放电池箱,电池箱内布置有锂电池,电池箱内均布置了局部释放管,每根局部释放管一端装有堵头组件,另一端连接到管道连接头组件,管道连接头组件与分配阀之间设有探火管,分配阀与灭火剂瓶组之间设有输送管,输送管连接灭火剂瓶组。通过电池架、电池箱、精准定位灭火装置等结构件,相互配合完成整体灭火方案,实现大面积、指定位置、特定强度灭火,精准度有效提升,从而提高灭装置的灭火效率,有效降低温度,实现快速灭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柔性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研发成果的突飞猛进,现今市场上的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交通动力领域、电力储能领域、移动通信领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发展成为我国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锂电池在工程上的深入应用,其火灾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锂电池是含能物质,特别是当其发生过热、短路、挤压等情况下,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引发内部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链式反应,进而发生热失控并发展成为大规模火灾、爆炸事故。
当前,针对民用侧小型储能电站的储能消防安全设计,大部分沿用了传统的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经过工程应用调研以及灭火试验分析,发现现有装置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的不足:①传统探火管布置在电池箱外表面,火灾响应速度慢,不利于及时扑灭明火;②灭火剂释放在电池箱外面,无法对电池箱内的热失控电池进行降温,有效组织锂电池热失控蔓延,而锂电池火灾蔓延迅猛,极易引发大面积火灾,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种覆盖面积更广、灭火效率更高、可以有效阻止热失控蔓延且检修拆装方便的灭火装置,为现有技术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入式柔性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有效提升灭火器具在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灭火过程覆盖面积更广、作用区域精准,定向灭火,降温效果明显,灭火效果更佳,且便于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柔性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储能电池架,电池架上置放电池箱,电池箱内布置有锂电池,电池箱内均布置了局部释放管,每根局部释放管一端装有堵头组件,另一端连接到管道连接头组件,管道连接头组件与分配阀之间设有探火管,分配阀与灭火剂瓶组之间设有输送管,输送管连接灭火剂瓶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局部释放管为耐高压的感温探火管,当局部释放管附近达到指定温度时会出现释放口,从而将灭火剂瓶组内的灭火剂经输送管、分配阀,经局部释放管的破口处释放到热失控的电池箱内,完成精准定位输送灭火剂,实现快速灭火与降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灭火剂瓶组上设有容器阀,容器阀上设有球阀、球阀上连接有平衡管,容器阀下部还连接有检漏压力表,当灭火剂瓶组进入准工作状态时,打开球阀,使灭火剂输送管、平衡管与容器阀的上腔体联通,当其中一路局部释放管因探测到高温而出现破口时,平衡管内的压力会瞬间释放,从而导致容器阀失衡而启动阀芯,从而灭火剂瓶组内的灭火剂全部由输送管输送至对应的局部释放管,完成灭火与降温;当电池箱需要检修时,只需关闭球阀,旋松管道连接头组件上面的压紧螺母,即可拔出探火管,对电池箱进行检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道连接头组件前后端部设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后部连接有压紧螺纹阀体,压紧螺纹阀体端部外周面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锁紧螺母,压紧螺母和压紧螺纹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Ⅰ,通过旋转锁紧螺母挤压压紧螺纹阀体继而挤压密封圈Ⅰ,实现密封圈Ⅰ与探火管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达到连接段的有效密封,所述探火管在端口处设有内衬,阻止探火管在受到密封圈Ⅰ挤压时产生过度变形而影响密封性和管道有效通径,所述压紧螺纹阀体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电池箱上,从而实现电池箱体内部的局部释放管进行预制化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7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患者可视化日用控盐分装盒
- 下一篇:一种地铁安全门上侧盒的三维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