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7181.2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哲;梁晓凡;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30;F21V17/16;F21V1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吴亚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拼插式 打印 秦淮 灯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包括底座和灯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的侧壁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一传送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传送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拆卸头,所述可拆卸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灯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杆,所述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叶。本实用新型中,材料创新使用透光树脂,PVC薄膜等透光材料,并且使得彩灯转动起来,增加其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秦淮灯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
背景技术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熙,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
现有灯彩的成型材料比较单一,存在成本高、易损坏的弊端,且常见的灯彩存在难以放置和观赏性差的缺点,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包括底座和灯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的侧壁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一传送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传送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拆卸头,所述可拆卸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所述灯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杆,所述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叶,所述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空槽的底壁且位于驱动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与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且位于第二传送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挂扣和挂钩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灯叶的材质为透光树脂,所述灯叶的外表面设置有PVC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可拆卸头和挂钩的数量若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电机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在材料的运用上,创新使用透光树脂,PVC薄膜等透光材料,达到光灿琉璃的效果,更具观赏性。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通过设置有底座、驱动电机和转动杆,再配合挂钩和挂扣的作用,达到灯彩转动的效果,增加其观赏性。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拼插式3D打印秦淮灯彩,通过设置有若干个成对存在的可拆卸头和挂钩,可根据灯彩的实际情况进行排布安放,得到灯彩的最佳拼接成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7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区域侦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图像图形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