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4829.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琪;曹万宝;郑伯仁;刘志明;刘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春生 |
地址: | 4196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距离 千斤顶 扳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包括基座、电动千斤顶、定位隔板、直角拐和道岔联结杆,所述电动千斤顶和定位隔板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直角拐通过转轴与定位隔板铰接,定位隔板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限位通槽,所述直角拐的一端穿过限位通槽后与电动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直角拐的另一端与道岔联结杆连接,所述道岔联结杆通过夹板与轨道岔尖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扳道器,通过电动千斤顶提供扳动道岔所需的推动力,不仅可以远程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操作,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推动行程,具有操作安全、成本低廉、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扳道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运输的扳道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
背景技术
大部分井下轨道运输仍然采用传统铸造的手动重锤式扳道器,不但笨重,而且存在如下弊端:其一,扳道岔时存在重锤砸脚等安全风险。其二,由于是手动通过重锤对岔尖施加推动力,容易出现因推动力不够而导致岔尖与基本轨密贴不严,进而出现掉道的风险。其三,手动扳岔,通常需在车辆即将进入道岔时才开始动作,无法提前预判,降低了工作效率,与现代化矿井不匹配。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电动扳道器和气动扳道器等自动扳道器,但存在成本高,安装较为繁琐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使其具有操作安全、成本低廉、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能远距离控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包括基座、电动千斤顶、定位隔板、直角拐和道岔联结杆,所述电动千斤顶和定位隔板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直角拐通过转轴与定位隔板铰接,定位隔板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限位通槽,所述直角拐的一端穿过限位通槽后与电动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直角拐的另一端与道岔联结杆连接,所述道岔联结杆通过夹板与轨道岔尖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动千斤顶的顶升端焊接有与直角拐卡接的卡子。
进一步,还包括与电动千斤顶电连接的远程控制单元。
进一步,还包括与远程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千斤顶升降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电动千斤顶和定位隔板均通过螺栓与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道岔联结杆为伸缩杆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包括基座、电动千斤顶、定位隔板、直角拐和道岔联结杆,所述电动千斤顶和定位隔板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直角拐通过转轴与定位隔板铰接,定位隔板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限位通槽,所述直角拐的一端穿过限位通槽后与电动千斤顶的顶升端连接,直角拐的另一端与道岔联结杆连接,所述道岔联结杆通过夹板与轨道岔尖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扳道器,通过电动千斤顶提供扳动道岔所需的推动力,不仅可以远程自动控制,无需手动操作,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推动行程,具有操作安全、成本低廉、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扳道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右变道的示意图;
图3为左变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距离电控千斤顶扳道器,包括基座1、电动千斤顶2、定位隔板3、直角拐4和道岔联结杆6,所述电动千斤顶2和定位隔板3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电动千斤顶内置12V电机,可外接12V电源,符合井下安全用电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4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煤矿开采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加工用晾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