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2896.9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琼;喻建波;田甜;袁履辉;刘静波;程强;侯瀚霖;杨瑜;周永忠;周媛;孙成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E06B7/02;F04D29/38;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领航高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5 | 代理人: | 郑发志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变电站 变压器 隔音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属于变压器降噪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变压器大门的隔声问题和噪声扰民问题,同时,解决变压器在高温季节的安全使用问题。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包括主体、变频电机和至少一组换气装置,所述主体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隔音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三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内钢板、内阻尼板和空腔,所述第二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薄板和吸声棉层,所述第三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外阻尼板和外钢板,所述换气装置的两侧设有进风挡板,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上均设有多片扇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城市变电站容量也大幅度提升。同时变电站噪声的影响也越发凸显。鉴于城市用地的局限性、美观性及环保性要求,城市内变电站多采用户内布置形式。该类型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是布置于独立主变室内的主变压器,主变噪声主要通过主变室大门、主变室通风通路向外界排放。主变室大门在主变室内的占比面积大,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更大。因此,主变室大门隔声设计就成为城市户内变电站噪声治理的关键。
以110kV变压器为例,其运行产生的噪声明显呈低频特性,峰值一般出现在20~200Hz频段上,声压级最大时超过了70dB。对于不同的电力变压器,噪声频谱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变压器本体噪声以中低频为主,声压级为63~67 dB,具有传播距离远、衰减速度慢等特性。
传统变压器大门采用对开门,进风采用消声百叶。门体采用“1mm镀锌钢板+100mm超细玻璃棉+1mm镀锌钢板”的隔声结构。有效隔声量较低,特别存在门缝漏声的情况下,其隔声量往往不能满足厂界噪声要求。造成噪声扰民。因此,提高变压器室大门的隔声量和吸声性能是解决装配式变电站噪声扰民问题的关键。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变压器大门门体吸音、隔声效果差,尤其是消除中、低频声波的能力不足。
2、门与墙体之间密封不良,或密封胶条失效后引起漏声,导致噪音扩散。
3、传统的进风消声百叶消声量不足,降噪效果差。
4、传统变压器主变室散热能力不足,没有应对火灾等应急事件的相应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变压器降噪隔音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变频电机和至少一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安装在主体上,所述主体包括门框和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主体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隔音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三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内钢板、内阻尼板和空腔,所述第二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薄板和吸声棉层,所述第三隔音层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外阻尼板和外钢板,所述换气装置与变频电机相连接,所述换气装置的两侧设有进风挡板,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上均设有多片扇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2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卷帘门门片
- 下一篇:一种脱硫用除尘脉冲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