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1803.0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卜磊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 地址: | 2562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检验 加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培养皿,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托盘,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隔板的中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密封轴承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动叶片,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温度控制较为不便和不便对其提供适应的繁殖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验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微生物检验人员在对微生物进行检验时,通常都会通过微生物进行菌落繁殖,更容易区分微生物的种类,在微生物进行菌落繁殖时,需要对其繁殖环境进行加温,以达到合适的繁殖温度。
现有的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通常采用水浴加热,但是热水的温度控制较为不便,因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繁殖环境不同,不便对其提供适应的繁殖环境。
因此,提出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温度控制较为不便和不便对其提供适应的繁殖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检验加温装置,包括壳体和培养皿,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托盘,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隔板的中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密封轴承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动叶片,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托盘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培养皿与放置托盘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弹性密封圈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玻璃罩通过第二密封圈和弹性密封圈与壳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罩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捏柄,所述固定筒的底端一侧设有第二换气接头,所述玻璃罩的顶端设有第一换气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罩的外侧设有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由密封环、褶皱遮光布和弧形转动杆组成,所述密封环设在弧形转动杆的中部,所述密封环与捏柄相适配,所述弧形转动杆的两端均与固定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褶皱遮光布和弧形转动杆均有两个,两个所述褶皱遮光布对称分布在玻璃罩的两侧,所述褶皱遮光布的一端与弧形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褶皱遮光布的另一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弧形转动杆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磁石,两个所述弧形转动杆通过磁石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磊,未经卜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样剪切载荷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网状回油孔轴承座的取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