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0165.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龚玉平 |
地址: | 3118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轴承钢 管管 均匀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加热装置。该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通过旋转挤压管的时候,由于挤压环的形状为圆锥形,挤压环与挤压管相吻合,所以在旋转挤压管时,进而使得挤压挤压环,这样的方式便于对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两端同时加热,解决了大部分的单端加热,保障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两端能均匀的加热,提高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固定效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
在对无缝钢管生产时,在生产工艺中有对无缝钢管管端的加热技术,在现有的大部分无缝钢管管端加热的技术中,基本上都可以保障对无缝钢管管端的加热,使得对无缝钢管管端加热的工艺完成,但是对于大部分加热装置在加热时不能对无缝钢管管端的两端同时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导致在对无缝钢管管端加热时,不但固定效果不好,也使得加热的效果不均匀,进而导致无缝钢管管端加热不均匀导致材料浪费和不能使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具备对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两端同时加热,解决了大部分的单端加热,保障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两端能均匀的加热,提高了无缝轴承钢管管端的固定效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大部分加热装置在加热时不能对无缝钢管管端的两端同时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导致在对无缝钢管管端加热时,不但固定效果不好,也使得加热的效果不均匀,进而导致无缝钢管管端加热不均匀导致材料浪费和不能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缝轴承钢管管端均匀加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滑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形状为弧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加热装置包括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表面在固定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挤压管右端的内侧螺纹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环,所述第一加热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柱,所述辅助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的上表面,所述辅助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壁在滑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前侧,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后端转动连接在辅助杆的前侧,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同样转动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连接杆前端的辅助杆与后端的辅助杆结构均相同所述连接杆前端的辅助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板的下表面在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在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0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网可控硅调光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加固计算机外循环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