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8312.0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印;张爱芳;周伟强;孙丙辰;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型腔压 塑成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模腔,顶出装置;顶出装置的顶出部分装入模腔,尺寸与模腔的顶出孔部分相匹配,顶出部分上型面和模腔的成型面构成零件的完整外表面。模腔的四个型腔与顶出装置的顶出上型面和零件外形相匹配,上模的四个型芯形状与零件内形相匹配,上模的大台肩直径、高度分别与模腔的上部孔的直径、高度相匹配。模腔的底部孔的内径尺寸和顶出装置的底部外径尺寸相匹配,高度适应顶出装置的可移动距离,保证零件的顺利取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一次压制可以得出多个零件,缩短了单件成型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属于模压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热固性塑料的成型采用单型腔模具压塑成型,成型周期长,特别是一些类似高硅氧纤维/氨酚醛树脂模压料的,为保证产品性能,其加热、固化、冷却均有明确要求,成形周期约(8~12)小时,不利于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某产品零件,结构相对简单,无形位公差要求。原材料为高硅氧纤维/氨酚醛树脂模压料。采用常规单型腔模具成型,成型周期约10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单型腔模具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模腔,顶出装置;顶出装置的顶出部分装入模腔,尺寸与模腔的顶出孔部分相匹配,顶出部分上型面和模腔的成型面构成零件的完整外表面,顶出装置和模腔在工作全过程不会脱离,以保证其正确位置。模腔的四个型腔与顶出装置的顶出上型面和零件外形相匹配,上模的四个型芯形状与零件内形相匹配,上模的大台肩直径、高度分别与模腔的上部孔的直径、高度相匹配,上模的中间部分做成长方体,与模腔的中间长方形凸起部分相匹配,既保证了相对位置,又防止转动,保证上模与模腔合模的准确定位。模腔的底部孔的内径尺寸和顶出装置的底部外径尺寸相匹配,高度适应顶出装置的可移动距离,保证零件的顺利取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一次压制可以得出多个零件,缩短了单件成型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型腔压塑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所述多型腔成型模具包括上模5、模腔6,顶出装置7;顶出装置7的顶出部分装入模腔6,尺寸与模腔6的顶出孔部分相匹配,顶出部分上型面和模腔6的成型面构成零件的完整外表面,顶出装置7和模腔6在工作全过程不会脱离,以保证其正确位置。模腔6的4个型腔与顶出装置7的顶出上型面和零件外形相匹配,上模5的4 个型芯形状与零件内形相匹配,上模5的大台肩直径、高度分别与模腔6的上部孔的直径、高度相匹配,上模5的中间部分做成长方体,与模腔6的中间长方形凸起部分相匹配,既保证了相对位置,又防止转动,保证上模5与模腔6 合模的准确定位。模腔6的底部孔的内径尺寸和顶出装置7的底部外径尺寸相匹配,高度适应顶出装置7的可移动距离,保证零件的顺利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8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向功能的主轴高低挡位数控车床
- 下一篇:一种材料成型退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