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6597.4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许旻;王一舟;李世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G06K9/62;G06N3/04;G06N3/08;B60W40/09;B60W5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 驾驶 行为 识别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系统,包括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驾驶行为识别装置和报警装置。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当前驾驶员的图像,并作为待识别近红外图像发送至驾驶行为识别装置,驾驶行为识别装置根据待识别近红外图像中存在的危险驾驶行为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本申请可提高危险驾驶行为的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公交车、中小型客车作为代步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相伴着,交通事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路人、驾驶者及随车人员的人身安全,驾驶者的驾驶行为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
交通事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如果驾驶员反应操作速度能够快0.5s,可以避免近60%的交通事故,提前1s示警可消除90%的追尾事故。可见,如何提高驾驶行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的检测速度和检测准确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系统,提高了危险驾驶行为的检测速度和检测准确率,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系统,包括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驾驶行为识别装置和报警装置;
所述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当前驾驶员的图像,并作为待识别近红外图像发送至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
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根据所述待识别近红外图像中存在的危险驾驶行为触发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
可选的,还包括补光光源模块;
所述补光光源模块用于在当前成像环境的光照不满足预设光照条件时,为所述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供补光光源。
可选的,所述补光光源模块包括:
单一波长的光源以及窄带滤光片,所述窄带滤光片的带波长与所述补光光源的波长相同。
可选的,所述补光光源的光强度不小于所述自然光源光强度的20%或所述补光光源的波长不小于760nm。
可选的,所述补光光源为LED补光灯或红外光源。
可选的,所述LED补光灯为波长为La的LED补光灯;
相应的,所述窄带滤光片为带波长为La的窄带滤光片。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相连的制动装置;
所述制动装置用于当接收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发送的限速指令,强制行驶速度不超过30km/h。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相连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将危险驾驶行为提示信息和建议操作信息进行循环展示。
可选的,所述驾驶行为识别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通过wifi连接。
可选的,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语音播放器,所述语音播报器用于播放危险驾驶行为语音提示信息和建议操作语音信息。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近红外IR双目摄像头采集驾驶人员的人脸图像,降低周围环境光线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后续图像识别和图像检测效率,进而可有效提高危险驾驶行为的检测速度和检测准确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利用报警装置及时提示驾驶员存在危险驾驶行为,可有效降低驾驶员因危险驾驶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6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鸟型风车
- 下一篇:一种呋喃酚分子精馏提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