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4869.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盛志平;李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傅远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容器 测试 系统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储能电源,被配置为用于提供测量电力电容器所需的大容量,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支路,每个支路都包括串联连接的功率单元;隔离单元,隔离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在不进行测试期间将储能电源与电力电容器隔离;测量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在测试期间测量电力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以及流过电力电容器的电流;以及分析单元,分析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分析电压和电流。在此提出的测试系统能够提供电力电容器测试所需的大容量,避免了现有对大容量电力电容器测试时需要补偿电抗器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大容量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的容量测量要求在额定电压下进行,通常需要很高的试验容量,以额定电压10kV的电力电容器为例,试验容量要求达到几千kVA。传统的试验方法可通过380V供电电源经过调压器调压后,再通过小容量的升压变压器加压到被试电容器上。由于试验容量超出供电容量,需要在电容器两端并联电抗器,用以补偿供电电源容量不足问题。由于电容器容量、电压品种繁多,需要的补偿电抗器也会十分繁杂,试验过程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能够提供电力电容器测试所需的大容量,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储能电源,耦合至三相输入电源,储能电源被配置为用于提供测量电力电容器所需的大容量,储能电源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支路,每个支路都包括串联连接的功率单元,每个功率单元为大功率插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储能元件以及逆变单元,并且每个功率单元都耦合到输入单元,其中:输入单元,耦合至三相输入电源,被配置为将三相输入转换为适于储能电源的输入;整流单元,耦合至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将三相输入整流为直流电;储能元件,耦合至整流单元,被配置为存储从整流单元接收的能量;逆变单元,耦合至储能元件,被配置为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隔离单元,被设置在储能电源的输出与电力电容器之间,隔离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在不进行测试期间将储能电源与电力电容器隔离;滤波单元,耦合至隔离单元,被配置为滤出储能电源的输出中的高次谐波;测量单元,耦合至电力电容器,测量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在测试期间测量电力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以及流过电力电容器的电流;以及分析单元,耦合至测量单元,分析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分析电压和电流,其中,储能电源、隔离单元、测量单元和分析单元被集成在箱体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供电力电容器测试所需的大容量的测试系统,避免了现有对大容量电力电容器测试时需要补偿电抗器的不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单元为三相变压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三相输入转换为单相输出,增加了输出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整流单元包括六个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以作为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以作为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以作为整流单元的第三输入,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对三相电的不控整流,以最简单的电路实现三相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元件为电容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将能量存储起来以为后续试验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逆变单元包括四个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逆变单元的第一输入,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逆变单元的第二输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逆变单元的第一输出,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以作为逆变单元的第二输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可靠地将直流电逆变成所需的交流电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4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粘密闭式医用口罩
- 下一篇:可外接电抗器的智能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