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头附加鳍片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3967.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柏婷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附加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冷头附加鳍片散热器,主要包括:水泵、热水管、冷水管、散热风扇、水冷排、导热设备、散热鳍片组及导热管,其中热水管及冷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连接附有散热风扇的水冷排,导热设备设置于水泵底部,各导热管一端穿设接触于散热鳍片组,另一端设置接触于导热设备,通过附有散热风扇的水冷排结合水泵、热水管及冷水管、外加散热鳍片组及导热管,采用一般水冷结合附加于水冷头上鳍片组及导热管的方式,有效提升整体水冷散热器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供芯片(CPU)散热的设备,尤指一种水冷头附加鳍片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因运转而产生高温的设备,例如芯片(CPU)、处理器、显示适配器GPU、变压器等,均会采用散热效率较高的鳍片式散热设备进行散热,此种散热设备主要是由多片的散热鳍片组装而成,各散热鳍片之间保留固定距离的散热空间,可利用空气对流让温度快速降低,此种散热设备虽具有高效率的散热效果,但是散热鳍片数量多时其整体重量较重,同时因空气流动方向仅只有横向路径,因此无法让散热效果更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头附加鳍片散热器,能够提升对例如芯片(CPU)、处理器、显示适配器GPU、变压器等因运转而而产生高温的设备的散热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头附加鳍片散热器,其包括:一水泵,其连接一热水管及一冷水管,该热水管及该冷水管连接至一水冷排,该水冷排设置一散热风扇;一导热设备,其设置于该水泵底部;及多个导热管,其一端穿设接触于一散热鳍片组,另一端设置接触于该导热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水冷排界定一供与该热水管导通输入热水的热水输送排及一供与该热水输送排及该冷水管导通连通的冷水输送排,其中于该热水输送排中的热水由该散热风扇降温后流至该冷水输送排并由该冷水管排出,流入水泵再反复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导热设备包括:一设置于该水泵底部的第一导热板亦可再于该第一导热板一侧加装第二导热板,增加导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导热板形成多个分别供各该导热管一端接触设置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导热设备底部供设置一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各该导热管界定有一弯折部。
进一步,散热鳍片组的旁边另加装一散热风扇。
进一步,该导热设备可于第一导热板一侧增加第二导热板。
采用上述方案后,装置于芯片(CPU)上方的水泵的底部穿出热导管并接触上方设置散热鳍片组,通过结合水泵、热水管、冷水管与水冷排,采用改良水冷方式有效提升整体的散热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散热器、10-水泵、11-热水管、12-冷水管、13-散热风扇、14-导热设备、140-第一导热板、1400-凹槽、142-第二导热板、15-散热鳍片组、16-导热管、160-弯折部、17-水冷排、170-热水输送排、172-冷水输送排、2-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柏婷,未经王柏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3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