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0646.3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屈元龙;肖松林;迟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7/10;F21V1/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漏光 显示器 光柱 | ||
1.一种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柱主体、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所述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盖合于导光柱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外罩与导光柱主体形状相匹配位于导光柱主体的前端,包括第一导光柱容置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导光柱容置部位于中部且向内凹陷形成容置导光柱主体前端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导光柱容置部的左端,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导光柱容置部的右端,所述第二外罩与第一外罩相匹配,位于导光柱主体的后端,包括第二导光柱容置部、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二导光柱容置部位于中部且向内凹陷形成容置导光柱主体后端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匹配位于第二导光柱容置部的左端,第四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匹配位于第二导光柱容置部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四固定部、第一导光柱容置部和第二导光柱容置部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盖合于导光柱主体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安装孔和位于第一安装孔下端的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二伸出部和位于第二伸出部下端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位于上端与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三伸出部和位于第三伸出部下端与第一伸出部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固定部包括位于上端与第二伸出部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和位于第四安装孔下端与第二安装孔相匹配的第四伸出部,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三伸出部、第一伸出部、第三安装孔、第二伸出部、第四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四伸出部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盖合于导光柱主体的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固定部,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固定部,第三安装孔贯穿第三固定部,第四安装孔贯穿第四固定部,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的孔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柱容置部上端的第一外罩上设有用于导光柱主体导光的第一导光孔,第一导光柱容置部下端的第一外罩上设有用于导光柱主体进光的第一出光孔,所述第二外罩的第一导光柱容置部的上下两端设有与第一导光孔、第一出光孔相匹配的第二导光孔和第二出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罩为非透光第一外罩,第二外罩为非透光第二外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盖合于导光柱主体的外周,安装于显示器的底壳上,所述底壳上设有容置第一外罩、第二外罩和导光柱主体的插槽,所述插槽包括相对于底壳向前凸起的两个挡板和横跨于两个挡板前端的顶板,所述第一外罩、第二外罩和导光柱主体相对于插槽移动插入插槽中或从插槽拔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漏光的显示器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后端的底壳上设有贯穿的显示孔,所述导光柱主体的下端与显示孔相匹配,显示孔用于显示器的底壳显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06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面微振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艺术设计用计算机绘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