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0042.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瑛;詹鑫根;张丽丽;胡庆明;张国庆;邵国飞;潘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1/46;E04G11/42;E04G11/48;E04G17/04;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跨度 劲性梁 施工 结构 | ||
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属于劲性梁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架体系,所述支架体系包括若干组等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架组件及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一组等间隔布置的第一工具式钢管,第二支架组件包括一组等间隔布置的第二工具式钢管,所述相邻的第一工具式钢管与第二工具式钢管之间、相邻两根第一工具式钢管之间及相邻两根第二工具式钢管之间均通过若干根横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型钢梁采用分段吊装,降低了吊装风险,便于保护结构和构件,更安全;且利用搭设工具式钢管支架,通过可调顶托实现一架两用的目的;施工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整体性好、节约工期、降低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劲性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有高空、大跨度的劲性梁的工程。
背景技术
现在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设计多采用劲性混凝土梁结构,其中,型钢梁安装时多采用整段吊装,吊装设备吨位大、吊装过程繁琐、操作安全性差,且型钢梁标高调整不方便,使得施工现场经常会因场地限制条件而导致型钢运输、大吨位吊机就位吊装困难,造成施工周期加长、施工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搭设工具式钢管支架,即能满足型钢组装时操作平台的需求,又可以满足混凝土梁模板支架要求,达到一架两用目的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包括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系包括若干组等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架组件及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一组等间隔布置的第一工具式钢管,第二支架组件包括一组等间隔布置的第二工具式钢管,所述相邻的第一工具式钢管与第二工具式钢管之间、相邻两根第一工具式钢管之间及相邻两根第二工具式钢管之间均通过若干根横杆相连接;
每根所述第一工具式钢管的上端均设有模板可调顶托,每根第二工具式钢管的上端均设有型钢梁可调顶托,若干个型钢梁可调顶托的上部架设有一组主龙骨,所述主龙骨的上部交叉架设有一组次龙骨,所述次龙骨的上部放置有一组分段型钢梁,每两个相邻的分段型钢梁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第一工具式钢管、第二工具式钢管上自上而下等间隔设有一组搭接插座,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搭接插座相配合的楔形插头,所述第一工具式钢管与横杆之间、第二工具式钢管与横杆之间通过搭接插座与楔形插头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具式钢管、第二工具式钢管沿着竖直方向上分别通过若干根立杆依次组合而成,上、下两根立杆之间通过连接套管接连接,且相邻的第一工具式钢管与第二工具式钢管、相邻的两个第一工具式钢管及相邻的两个第二工具式钢管上立杆套接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的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分段型钢梁之间焊接连接。
所述的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具式钢管与横杆之间、第二工具式钢管与横杆之间沿着竖直方向等间隔设有若干个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
所述的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可调顶托、型钢梁可调顶托的调节长度不大于400mm,顶托上部采用双钢管进行重量承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型钢梁采用分段吊装,可以减轻单个构件吊装重量,降低吊装风险,便于保护结构和构件,更安全;且利用搭设工具式钢管支架,先满足型钢组装时操作平台的需求,再利用可调托座降低钢管支架高度,来满足混凝土梁模板支架要求,达到一架两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单可靠,工人比较容易操作,整体性好,因此更容易控制施工质量;
3)本实用新型将工具式钢管支架与周边结构模板支架一起搭设完毕,受外界因素影响小,节约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0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器皿防碎隔离架
- 下一篇:一种方便拆迁移动的简易式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