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49950.6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唐威;刘文敬;许峰;陆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李雪萍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洞口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装置,装置包括砼结构、窗洞、钢丝绳挂点、防护钢丝绳、安全带挂环;防护钢丝绳通过若干个钢丝绳挂点形成连续防护形式;窗洞设置在砼结构内;钢丝绳挂点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锚固件和连接件;其中锚固件通过膨胀螺栓拉环固定于砼结构上;防护钢丝绳通过连接件连接锚固件;防护钢丝绳穿过防护套;安全带挂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窗边洞口内侧墙面上本发明大大提高窗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适用于多种形式的临边洞口防护,尤其是涉及到超高层窗边洞口,适用范围广;可周转再利用,且安拆方便,大幅度提高工效及材料节约,绿色环保,成本节约明显,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窗边洞口安全防护领域领域,具体为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窗边洞口的防护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普通扣件钢管防护栏杆。
传统的扣件钢管式防护栏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①较笨重,尤其是较大的窗洞口,则需要更长的钢管,重量就更重,且在楼层里运输困难,材料周转占用量大;②遇到异形窗洞时,会面临多根钢管拼接转折,安装较复杂困难,而且会出现固定不牢,常常因找不到对应尺寸长度的钢管而面临材料切割情况;③栏杆往往采用的是在洞口两侧的墙面上固定(或用扣件抵紧固定,或采用膨胀螺栓加卡箍固定),为减少钢管的裁割,实际施工中多采用长于窗洞尺寸的现有的钢管进行安装防护,这样很影响在进入到抹灰施工、窗户安装等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时,工人往往会因为紧贴墙面的栏杆钢管、扣件等影响到了抹灰、装窗户等,而把钢管防护栏杆拆掉,且施工完成后不能及时恢复,安全防护缺失产生安全隐患,多次重复性的栏杆拆挪恢复,对现场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④该栏杆防护高度一般在1.2m,工人在进行窗边收口、抹灰、刮腻子、安装窗户等装饰装修施工时,在楼层内的施工高度超过1.2m,且需将身子探出窗外,此时便出现防护高度不足,且无安全带挂点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法的提出,有效解决上述传统的窗边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以及窗边施工无安全挂点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建筑工程窗边洞口安全防护、窗边安全施工提供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钢管防护拆装笨重、异形窗边洞口防护困难、影响窗边抹灰收口/窗安装易被工人挪拆导致窗边洞口防护缺失、窗边抹灰收口/窗安装时防护高度不足无安全带挂点等施工防护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法,大大提高窗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适用于多种形式的临边洞口防护,尤其是涉及到超高层窗边洞口,适用范围广;可周转再利用,且安拆方便,大幅度提高工效及材料节约,绿色环保,成本节约明显,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窗洞口两侧砼结构上打入钢丝绳挂点,钢丝绳挂点每侧设置不少于3个,相邻钢丝绳挂点间距不大于400mm,最下面的钢丝绳挂点距离窗台面300mm;
步骤2,防护钢丝绳穿过PVC防护套,防护钢丝绳按照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的原则穿过每一个钢丝绳挂点,形成连续的防护形式,最后通过末端钢丝绳挂点锁死,钢丝绳必须绷紧;
步骤3,当窗洞口宽度超过3m或者遇到转角阳台时,在窗洞口中间位置、阳台转角处设置加强立杆,立杆通过托座、底座固定于窗洞砼结构;
步骤4,在窗边洞口内侧墙面上,距离楼面不大于1.2m高处设置安全带挂环,安全带挂环为膨胀螺栓固定于砼墙面上;
步骤5,抹灰工、外窗安装工进行施工时,首先通过安全绳挂环扣住身上的安全绳,此为第一道安全防护措施;连续的防护钢丝绳为第二道安全防护措施。防护钢丝绳通过多个钢丝绳挂点、防护套、增强立杆以及安全绳挂环形成一种窗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9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底座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用举升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