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及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48917.1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楼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10/058;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及锂电池,包括极耳和极片,极耳包括基体,基体具有能够对折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极片夹设于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第一部、第二部均与极片压合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连接效果良好。极耳与极片直接接触,不需要采用激光焊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避免了因虚焊、过焊导致的锂电池内阻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其应用正在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逐渐的拓展到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具有的重要意义。然而,锂电池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样要求着锂电池应具有更好的性能与更高的可靠性,这对锂电池的制造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锂电池的极片与极耳的连接普遍采用超声波焊接,即高频震动发热焊接。超声波焊接达到一定寿命时,会产生焊头点与点之间不平整现象,导致虚焊与过焊现象的发生,而锂电池内阻的一致性需要高可靠性的连接结构来保证,这对锂电池的制造厂家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及锂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极片焊接不可靠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包括极耳和极片,所述极耳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能够对折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极片夹设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均与所述极片压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部对应所述第一卡扣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极片夹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和/或所述极片表面具有粗化结构,所述粗化结构用于增大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之间的附着力。
进一步地,所述粗化结构为多个凸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为负极片,所述极耳为镍极耳。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为锂极片,所述锂极片表面具有防粘膜。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为正极片,所述极耳为铝极耳。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的厚度为50-400μm,所述极片的厚度为100-300μ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包括极耳和极片,极耳包括基体,基体具有能够对折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极片夹设于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第一部述第二部均与极片压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连接效果良好。极耳与极片直接接触,不需要采用激光焊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避免了因虚焊、过焊导致的锂电池内阻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电池极片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极耳;11、基体;111、第一部;112、第二部;12、第一卡扣;121、凸出部;13、第二卡扣;131、凹槽;132、卡接孔;
2、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8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入厂煤采制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