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7636.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慧兰;信鑫鑫;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慧兰 |
主分类号: | B04B5/10 | 分类号: | B04B5/10;B04B7/02;B04B11/0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张杰 |
地址: | 250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临床医学 感染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存在收集的器械上残留药液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板、万向轮、隔离箱、第一连接块、支撑块、入料口、入料盖板、导料筒、离心筒、转轴、出液孔、电机、推板、导杆、第一弹簧、连杆、固定板、圆环踏板、过滤网、储液箱、出料转板、观察窗、进料口、排料口和第二连接块,通过隔离箱,可以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处理,利用离心筒、电机、出液孔和过滤网,可以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中残留的药液进行离心清理,防止医疗器械回收加工中药液残留影响处理效果,具有集中处理、清除药液残留和灵活实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目前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虽然能够将儿科临床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收集,但是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上还残留有药液,影响器械的收集加工,由上可见,现有的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存在收集的器械上残留药液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和隔离箱,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底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顶部铰接有入料盖板,所述隔离箱内部设有向右侧倾斜的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设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右侧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离心筒左侧下部设有排料口,所述离心筒下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储液箱,所述隔离箱左侧铰接有出料转板,利用入料盖板,可以实现装置上方的封闭,防止医疗器械在使用后掉落出装置,危害装置附近的人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部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方左侧设有支撑块,所述隔离箱底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隔离箱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利用万向轮,可以实现装置的移动,通过第一连接块和支撑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实现隔离箱的转动,方便隔离箱内部的废料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口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料筒,所述导料筒的下端与进料口活动连接,通过导料筒,方便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导入离心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心筒外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所述转轴贯穿隔离箱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工作,转轴旋转,带动离心筒旋转,通过出液孔,可以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表面的药液离心脱离,防止器械在回收加工时残留药液,影响回收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慧兰,未经朱慧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7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动的自动拉料器
- 下一篇:单侧桥架盖板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