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板线缆导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5907.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邹煜林;井睿康;陶松洋;吕凌;何海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4 | 分类号: | H01R4/34;H01R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线缆 导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板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接线板线缆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1个或多个的线缆固定结构,基板上朝向每组线缆固定结构分别设置有1个或多个过线孔,基板位于每个线缆固定结构两侧设置有肋板,设置过线孔和肋板,在安装线缆时,可以首先穿过过线孔,再沿由两块肋板组成的走线通道到达线缆固定结构进行相互连接固定,过线孔可避免由于线缆摆动在震动环境或者受径向力作用时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两个肋板可防止线缆绕线缆固定结构轴线过度摆动,同时增加基板强度,在设置多个线缆固定结构时,也可有效进行多组连接线缆的间隔分离,增加多个线缆固定结构之间的爬电距离,还可以有效间隔分离各组连接线缆,避免相互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板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接线板线缆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新能源车辆驱动系统中的接线板还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10380478U”,名称为“一种电机配电线缆连接装置、车用驱动系统及汽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相互连接的线缆在安装时无法良好固定,在线缆对接时需时刻手扶线缆两根以上线缆,安装不便,一般需要两个人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或者安装后线缆还会沿接线位置转动或摆动,处于震动环境或者外力作用下会存在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不利于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线缆安装难度和提高固定效果的接线板线缆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设置在基板上1个或多个的线缆固定结构,基板上朝向每组线缆固定结构分别设置有1个或多个过线孔,基板位于每个线缆固定结构两侧设置有肋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方向与线缆固定结构所在的平面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根据线缆结构设置为条形、方形或圆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肋板中间设置有减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重槽形状与肋板形状一致,且尺寸小于肋板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固定结构端面突出于基板设置,所述线缆固定结构朝向过线孔设置有导向台,所述导向台靠近线缆固定结构一侧与线缆固定结构平齐,另一侧与基板平行。
更进一步地,多个线缆固定结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每2个线缆固定结构之间共用一个肋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方向与肋板方向平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肋板为直板,或者根据线缆方向设置为弯板,每个线缆固定结构两侧通过肋板围合形成走线通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肋板端部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过线孔和肋板,在安装外侧导线和内侧导线时,可以首先穿过过线孔,再沿由两块肋板组成的走线通道到达线缆固定结构进行相互连接固定,过线孔可避免由于线缆摆动在震动环境或者受径向力作用时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两个肋板可防止线缆绕线缆固定结构轴线过度摆动,同时增加基板强度,在设置多个线缆固定结构时,也可有效进行多组连接线缆的间隔分离,增加多个线缆固定结构之间的爬电距离,还可以有效间隔分离各组连接线缆,避免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另一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增加导向台、限位块和凸台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5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压接标志的接线端子及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及逆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