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4082.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朗;李浪;刘浩;仇鑫成;张俊;赵恒;李远卓;成曙;邱焱;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马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4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预留 套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地下室外墙内的预留套管、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的沟槽盲片,所述预留套管贯穿所述地下室外墙,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延伸出所述地下室外墙并设有压沟槽,所述沟槽盲片与所述压沟槽可拆卸连接并封堵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地下室外墙内部预埋预留套管,使用沟槽盲片与预留套管可拆卸连接,封堵严密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室外部雨水及地下水沿孔洞进入地下室,具有操作方便,施工难度低的优点,可大量推广,另外沟槽盲片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地下室的层数越来越多,埋深也随之加深,地下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在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由于穿地下室外墙正式管道未完全施工,容易出现室外雨水或回填土后的地下水沿预留孔洞流入地下室的情况,造成地下室积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地下室外部雨水或回填土后的地下水沿预留孔洞流入地下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地下室外墙内的预留套管、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外墙外侧的沟槽盲片,所述预留套管贯穿所述地下室外墙,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延伸出所述地下室外墙并设有压沟槽,所述沟槽盲片与所述压沟槽可拆卸连接并封堵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的外壁设有防水翼环,所述防水翼环为圆盘状,所述预留套管贯穿所述防水翼环且二者焊接连接,所述防水翼环被预埋于所述地下室外墙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沟槽处设有卡箍,所述沟槽盲片套设于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并被所述卡箍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位于所述压沟槽外侧部分设有外螺纹,所述沟槽盲片为圆柱套盖状,所述沟槽盲片套设于所述预留套管外侧一端且二者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内侧一端与所述地下室外墙内壁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套管为镀锌钢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在地下室外墙内部预埋预留套管,使用沟槽盲片与预留套管可拆卸连接,封堵严密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室外部雨水及地下水沿孔洞进入地下室,具有操作方便,施工难度低的优点,可大量推广,另外沟槽盲片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预留套管1的示意图。
图中:1-预留套管、2-沟槽盲片、3-压沟槽、4-防水翼环、5-卡箍、6-地下室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预留出墙套管堵头结构,适用于地下室预留穿外墙给排水及电气等系统套管土方回填前的封闭,具体包括预埋于地下室外墙6内的预留套管1、以及位于所述地下室外墙6外侧的沟槽盲片2。
这里所述预留套管1选用镀锌钢套管,将符合设计尺寸的镀锌钢套管,用切割机切段至需求长度,既可以将镀锌钢套管切割形成多段预留套管1,选用镀锌钢套管,加工简单,成本低,还具有防锈防水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4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