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撞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42563.X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俞克胜;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防撞板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弯曲变形能力强且重量轻的汽车车门防撞板,包括整体呈条板状的防撞板,防撞板整体沿车长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车门内板的前、后板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撞板的截面自中间向两端由大逐渐减小设置。上述方案中,将防撞板直接受力变形的位置即防撞板中部的截面加大,防撞板非直接受力位置即两端截面减小,从而确保防撞板抗弯曲能力的同时又均衡防撞板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需求及各项法规对汽车安全要求的日益提升,汽车碰撞安全已经是衡量一款汽车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车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为乘员上下车提供进出方便的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整车封闭车舱的重要部件。通常来讲车身是整车碰撞安全的主要部分,其中侧面碰撞安全则是由车门和车身骨架共同来承担,而车门防撞板则是车门结构中承担碰撞安全的关键零件,防撞板的抗弯曲变形的能力至关重要,它与车身骨架A/B/C柱及门槛等部件组成的框架决定了侧面碰撞对整车的侵入量,或者整车侧面的变形量,进而影响驾驶员及乘员的安全。为此,车门防撞板的结构设计对侧碰安全也极为关键,是车门工程师在汽车产品设计开发中重要的性能零件。
车门防撞板的传统设计思路是通过增加料厚、更换高抗拉强度材料等途径来提升抗弯曲性能。但是增加料厚的设计必然会导致重量增加、成本增加;更换高抗拉强度的材料,虽能直接提升防撞板的抗弯曲变形能力,但是成本增加明显,不利于产品的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弯曲变形能力强且重量轻的汽车车门防撞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才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板,包括整体呈条板状的防撞板,防撞板整体沿车长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车门内板的前、后板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撞板的截面自中间向两端由大逐渐减小设置。
上述方案中,将防撞板直接受力变形的位置即防撞板中部的截面加大,防撞板非直接受力位置即两端截面减小,从而确保防撞板抗弯曲能力的同时又均衡防撞板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撞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防撞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中S1-S1的截面图;图3b为图2中S2-S2的截面图;
图3c为图2中S3-S3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a、图3b和图3c所示,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板,包括整体呈条板状的防撞板10,防撞板10整体沿车长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车门内板A的前、后板边固定连接,防撞板10的截面自中间向两端由大逐渐减小设置。防撞板10的内侧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门内板A连接,外侧通过隔振胶与车门外板(图中未示出)相连,将防撞板10直接受力变形的位置即防撞板10中部的截面加大,防撞板非直接受力位置即两端截面减小,从而确保防撞板10抗弯曲能力的同时又均衡防撞板的重量。
进一步的,防撞板10的截面整体呈W型且开口朝向车门内板A布置,在确保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尽量减轻防撞板10的重量,W型防撞板10的上、下两边设置有翻边11,优选的,W型防撞板10的厚度和高度均自中间向两端由大逐渐减小设置。
为了便于安装,防撞板10的两端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2且两个定位孔12分置于防撞板10对角线的两个角部位置处。
进一步的,防撞板10呈前高后低式布置,前端的定位孔12设置在上角部位置处、后端的定位孔12设置在下角部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建达、两端小的非等截面设计,通过对防撞板10 的最大抗弯曲变形部位即中间部位的截面加宽,能够有效提升防撞板10 自身的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使防撞板10能有效抵抗侧面对车门的冲击,减小防撞板10折弯过大而对乘员安全造成严重伤害。同时,本方案避免造成加大整个防撞板10的截面导致的重量增大和成本增加,结构简单,一体冲压成型,且成型工艺简单,适用于冷冲压成型及热冲压成型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2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影像诊断阅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清灰功能的显示屏防尘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