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蓝光笔记本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8236.7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赫记涛;白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2B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王中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蓝光 笔记本电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笔记本电脑。所述防蓝光笔记本电脑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显示面板、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蓝光膜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蓝光膜相连的蓝光膜收放装置;所述蓝光膜收放装置能驱动所述蓝光膜展开覆盖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驱动所述蓝光膜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移出并收拢至所述壳体内,利用蓝光膜收放装置在用户需要保护视力时,将蓝光膜展开覆盖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在用户需要观察真实显示效果时,将蓝光膜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移出,使得用户能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有效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蓝光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凭借其小巧便携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大量使用。笔记本电脑与传统的台式电脑一样由显示器、键盘/鼠标、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硬件组成,但在组成相同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一般说来,便携性是笔记本相对于台式机电脑最大的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2公斤左右,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的面壳、安装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面壳的一侧的键盘和触摸板、安装于所述面壳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显示屏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主板、设有所述主板上的处理器及显卡等部件。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是目前笔记本电脑最常用的显示屏,LED显示屏发出的光包括红光、蓝光及绿光,且蓝光占了主要部分。蓝光属于可见光的范围,波长约在400纳米至500纳米之间,波长接近紫外线,且携带的能量大,我们称之为高能短波蓝光。而这种高能短波蓝光对我们的视力伤害极大,也是长期使用笔记本进行视频阅读学习,办公,娱乐等,造成近视的一个诱因。
目前在蓝光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蓝光眼镜及在屏幕上贴能够过滤蓝光的蓝光膜,防蓝光眼镜对于很多没有眼镜佩戴习惯的用户来说,舒适性很差,难以被用户接受;而现有技术中,在屏幕上贴的蓝光膜是固定在电脑屏幕前不能收放的,因蓝光膜会使电脑屏幕原本显示的颜色发生变化,对于很多使用电脑进行色彩相关设计工作的用户来说,蓝光膜虽然实现了蓝光防护但却会导致颜色出现变化,导致用户无法观察到真实显示的色彩,影响设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蓝光笔记本电脑,能够根据用户需要收放蓝光膜,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笔记本电脑,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蓝光膜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蓝光膜相连的蓝光膜收放装置;
所述蓝光膜收放装置能驱动所述蓝光膜展开覆盖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驱动所述蓝光膜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移出并收拢至所述壳体内。
所述蓝光膜收放装置包括:旋转轴、横杆、滑轨及驱动装置;
所述蓝光膜相对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及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轴安装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顶侧,所述滑轨的数量为 2个,分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两滑轨设有两滑块,所述两滑块分别卡设于所述两滑轨中且能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驱动装置相连且能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蓝光膜收放装置还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能吸附所述横杆的吸附装置,所述多个吸附装置安装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侧。
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旋转轴两端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和背壳以及设于所述前框与背壳之间的中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8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吉他防脱背带扣
- 下一篇:吸附脱硫再生器底部过滤器免拆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