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料锯余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7557.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维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B5/06 | 分类号: | B27B5/06;B27B5/22;B27B5/29;B27B25/00;B27B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施艳荣 |
地址: | 065399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料锯余料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料锯余料输送装置。该技术方案首先设计了木料的间隔式输送通道,在此基础上对切割后产生的主料和下脚料分别予以输送。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将输送槽与基台对接,在输送槽内部设置输送辊,可驱动木料朝向基台运动;在输送槽内部,设置可升降的间隔棒,从而可对木料加以间隔。在基台上,开料锯执行切割、开料,在开料锯外侧采用横向推杆驱动推动棒将切割形成的主料向前推送;在切割位置下方,利用传送带将切割形成的下脚料向前输送。基于以上构造,可在开料的同时分别收集主料和余料,避免了余料在生产环境中散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以创新性的技术改进实现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具有推出的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料锯余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木工机械是指在木材加工工艺中,将木材加工的半成品加工成为木制品的一类机床。在木材加工中,可以将加工工艺细分为锯切、旋切、车床、刨床、铣床、砂光、钻孔、压力胶合、表面处理、油漆涂装、木材处理等多种类别。其中,切割过程又称为开料,目前,主要采用开料机执行加工。
开料机是借助于机械运动的作用力加压于刀具或模具,从而对材料进行切割加工的机械。在开料过程中,切割成型的主材被集中输送至下一加工工段,但切割形成的边角料往往呈散落状态,目前常规开料机缺乏对边角料的收集机构,散落的边角料虽不影响主材加工,但对厂房环境具有一定影响,而且,完工后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占用一定的劳动工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开料锯余料输送装置,以解决常规开料机无法对余料加以收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开料锯余料输送装置,包括基台,输送槽,输送辊,竖条形孔,纵向推杆,间隔棒,电动缸,压板,开料锯,立板,横条形孔,横向推杆,推动棒,辊体,电机,传送带,其中,输送槽与基台对接,在输送槽中设置有若干输送辊,在输送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竖条形孔,在输送槽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纵向推杆,间隔棒的端部嵌入至竖条形孔中,间隔棒的端部与纵向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输送槽侧壁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电动缸,压板固定连接在电动缸的自由端,压板位于输送槽前端;开料锯设置于基台上,在基台上固定连接有立板,在立板上开设有横条形孔,在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横向推杆,推动棒位于立板内侧,推动棒位于立板和开料锯之间,推动棒的端部嵌入至横条形孔中,推动棒的端部与横向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辊体与电机传动连接,在辊体上绕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位于输送槽与基台对接位置的下方。
作为优选,辊体有两个,仅其中一个辊体与电机传动连接,两个辊体的轴线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在传送带末端的地面上放置有余料收集斗。
作为优选,电动缸的轴线方向与输送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在基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脚轮,所述若干脚轮均为万向脚轮。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台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输送槽用于输送待加工的木料;输送辊由电动机驱动,带动其上的木料朝向基台运动;竖条形孔用于供间隔棒的端部穿入,得以同纵向推杆相连接;纵向推杆用于带动间隔棒做升降运动;间隔棒用于对木料起到间隔作用,通过控制间隔棒升降,可控制是否对木料加以间隔(当间隔棒上升至高度高于木料自身厚度时,不起到间隔作用;当间隔棒下降至高度不高于木料自身厚度时,可起到间隔作用);电动缸用于驱动压板运动,从而对即将进行切割的木料顶压固定;开料锯在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用于执行切割、开料;立板用于承载横向推杆、横条形孔等组件;横条形孔用于供推动棒的端部穿入,得以同横向推杆相连接;横向推杆用于带动推动棒运动,从而将切割完毕的主料向前推动,进而集中收集;辊体在电机驱动下旋转,从而为传送带的运动提供动力;传送带位于切割位置下方,用于承接切割产生的下脚料,并集中向前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维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廊坊维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7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隔音涂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