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堵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6797.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冉晓丽;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9/2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堵管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气管切开堵管器,包括堵管器,所述堵管器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堵管器下侧表面设置有贴合面,所述堵管器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接口,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堵管器上表面设置有轨道,设置梯形结构贴合面,可用于多个内径不同的气管套管,堵管器的不同位置贴合不同内径的气管套管,设置矩形板,可将通孔选择性堵住,达到自由控制通孔出气口大小的目的,矩形板上设置接口,可使挡板贴合时,贴合处紧密相连,不会出现贴合不紧的情况,气管套管内壁与堵管器贴合处设计为圆柱状而非传统圆锥形,可有效增加堵管器与气管套管内壁接触面积,使两者贴合更加紧密,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管切开堵管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措施之一,患者通过气切套管吸入、呼出气体,并可与呼吸机相连实现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无需再从口腔、鼻腔呼吸,堵管器是指患者脱离呼吸机后、拔除气管套管前,用于逐步封闭敞开的气切套管的装置。
当今市面上尚无规范统一的气切套管堵管器,临床上医护人员常根据气切套管的型号及病人呼吸功能的强弱、耐受情况自制堵管器,如竹筷、软木塞、注射器的活塞、胶布等,自制堵管器的缺点为:1.局限性:每次手工改造的堵管器不能适用于所有病人,需根据气切套管的型号及病人呼吸功能的强弱、耐受情况就地取材、制作改良;2.耗时长:在寻找材料及制作过程中消耗了时间,降低效率;3.清洁度差、不易固定:自制堵管器材料不统一、无法确保消毒效果、易寄生致病菌,且无可靠的固定方法,易脱落、易反复接触气道外污染物;4.缺乏美观性:各种一次性耗材经加工改良后用作堵管器,不规范统一;5.堵管作用单一:无专门氧气连接通道,对于可部分堵管又需氧气吸入的患者,吸氧不方便,且无吸痰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管切开堵管器,设置梯形结构贴合面,可用于多个内径不同的气管套管,堵管器的不同位置贴合不同内径的气管套管,贴合紧密,方便使用,堵管器设置通孔,方便气体出入,使得堵管器堵住气管套管时不影响排气,设置挡板,可对通孔进行遮挡,自行设定通气道不堵、半堵、全堵,方便患者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管切开堵管器,包括堵管器,所述堵管器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堵管器下侧表面设置有贴合面,所述堵管器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接口,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堵管器上表面设置有轨道。
优选的,所述贴合面呈梯形结构,表面平滑;通过设置此梯形结构,可用于多个内径不同的气管套管,堵管器的不同位置贴合不同内径的气管套管,方便使用,节约资源。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一圆柱形内部孔道;通过设置此通孔,方便气体出入,使得堵管器堵住气管套管时不影响排气。
优选的,所述挡板具有两块,为矩形结构;通过设置此矩形板,可将通孔选择性堵住,达到自由控制通孔出气口大小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接口为梯形接口,两个挡板上各有一个,可相互贴合;通过设置此接口,可使挡板贴合时,贴合处紧密相连,不会出现贴合不紧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推块为一矩形块,具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挡板上;通过设置此推块,可通过推动推块从而移动挡板位置,从而控制通孔排气量。
优选的,所述轨道为两个矩形槽;通过设置此轨道,方便推块在轨道内移动,从而控制推块移动方向,限制其移动位置。
优选的,所述堵管器下侧与气管套管贴合位置呈圆柱状;通过此圆柱状设计而非传统圆锥形,可有效增加堵管器与气管套管内壁接触面积,使两者贴合更加紧密,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6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