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5149.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筑构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东区十一经路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桩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桩基本体和活动套,所述支护桩基本体的外壁安装有环块,所述环块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环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动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该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通过环块上的连接圈与连接扣连接弹簧,从而可以应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支护桩基本体进行固定,通过推动推杆,从而带动螺纹套筒在螺纹支撑杆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活动套和横杆上下运动,调整环块在支护桩基本体上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土建工程建造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支护桩基,利用支护桩基作为基础用于工程建筑,支护桩基埋在坑中容易倾斜,需要使用支护桩置进行固定。
现有的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无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支护桩基进行有效固定,导致适应性低,同时支护桩置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无法适应不同高度的桩基。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支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支护桩基进行有效固定,导致适应性低,同时支护桩置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无法适应不同高度的桩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支护桩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桩基本体和活动套,所述支护桩基本体的外壁安装有环块,所述环块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环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动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套和横杆为螺栓连接,所述活动套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活动套的下方设置有卡块,所述活动套和螺纹套筒的内部均贯穿有螺纹支撑杆,所述螺纹套筒的外侧开设有卡块槽,所述卡块的端部位于卡块槽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筒的外壁固定有推杆,所述螺纹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挡板,所述螺纹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安装有锯齿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块设计为弧形结构,且环块关于支护桩基本体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设置有四个,且弹簧上的连接扣和连接圈构成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设计为“L”型结构,且卡块和卡块槽构成卡合式的旋转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支撑杆和挡板构成为“T”型结构,且螺纹支撑杆和螺纹套筒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套和螺纹支撑杆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块设计为梯形结构,且垫块和锯齿板为焊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环块、连接圈、连接扣和弹簧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环块可以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从而可以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支护桩基本体进行固定,进而提升了装置的适应性。
(2)通过横杆、卡块、螺纹支撑杆、活动套、推杆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活动套可以在螺纹支撑杆上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横杆带动环块在支护桩基本体上下移动,进而调整环块在支护桩基本体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支护桩基本体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活动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限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筑构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筑构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5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