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3275.8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0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灶荣;梁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珂勒电子元器件(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自动 支撑 装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涉及压装机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气缸一、气缸二和气缸三,所述气缸一顶部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一侧安装有预折杆一,所述气缸二一侧安装有预折杆二,所述预折杆一和预折杆二一端安装有载具一,所述气缸二左方设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安装有载具二,所述载具二上方设有压杆,本实用设置了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载具一、预折杆一、预折杆二、载具二、支撑杆和压杆,对易变形且压装要求高的壳体进行辅助支撑压装,实现稳定、可控的高品质压装工艺,适用于普遍壳体的精准压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压装是指将具有过盈量配合的两个零件压到配合位置的装配过程,壳体在进行组装压装时,常存在压装变形、压装强度不够等问题,这一缺陷对于对称度及压装强度要求高的产品,显得尤为致命;在如何改善这一问题上,本实用新型将壳体变成实体的构思,在压装过程中给予壳体内部一个完全的支撑体,以纠正压装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实现产品的高压装品质要求。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壳体在进行组装压装时对易变形且压装要求高的壳体进行辅助压装时稳定性低,常存在压装变形、压装强度不够等问题,且不适用于普遍壳体的精准压装。
因此,发明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通过设置了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载具一、预折杆一、预折杆二、载具二、支撑杆和压杆,对易变形且压装要求高的壳体进行辅助支撑压装,实现稳定、可控的高品质压装工艺,适用于普遍壳体的精准压装,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机构,包括气缸一、气缸二和气缸三,所述气缸一顶部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一侧安装有预折杆一,所述气缸二一侧安装有预折杆二,所述预折杆一和预折杆二一端安装有载具一,所述气缸二左方设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安装有载具二,所述载具二上方设有压杆。
优选的,所述预折杆一与所述载具一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折杆二与所述载具一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载具二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杆与所述载具二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折杆一与所述预折杆二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折杆一、预折杆二的材质设置为硬质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预折杆一与载具一移动连接,当一次同时对壳体的两个扣脚进行压装时,扣脚位置朝上,首先,将壳体与压装载体进行预组装后放置在载具一上,而后气缸一带动预折杆一回缩,同时气缸二带动预折杆二伸出形成“匚”型结构。
2、预折杆二与载具一移动连接,将壳体与压装载体进行预组装后放置在载具一上,而后气缸一带动预折杆一回缩,同时气缸二带动预折杆二伸出利用“匚”型结构,同步对壳体完成支撑与两个扣脚的预折动作。
3、支撑杆与载具二移动连接,再将装有预折壳体的压装载体放置到载具二上,在气缸三的作用下支撑杆伸入壳体中进行支撑,对易变形且压装要求高的壳体进行辅助支撑压装。
4、压杆与载具二移动连接,最后压杆下压,压平壳体扣脚,完成壳体的自动支撑压装,实现稳定、可控的高品质压装工艺。
5、预折杆一与预折杆二移动连接,利用“匚”型结构,同步对壳体完成支撑与两个扣脚的预折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珂勒电子元器件(珠海)有限公司,未经爱珂勒电子元器件(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3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法玻璃生产裁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五金铸件生产加工注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