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30475.8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0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贲华;严康;王海波;钱网伟;周江;许乐乐;吉鸿彬;荀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84;B60J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潇 |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玻璃 加热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温控器包括壳体组件、两个控制板、两个翘板开关和两个固态继电器,两个控制板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两个翘板开关设置于壳体组件,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每个翘板开关能够控制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当控制板检测传感器信号,向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路与断路。本申请的温控器耐环境性能极好,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本申请还可以防止非主动打开温控器的情况,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温度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玻璃加热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通常是通过控制继电器吸合来控制玻璃加热。客户通连接温控器输入电源的开关,控制温控器是否工作。而现有大电流温控器多是控制单路加热玻璃,需要外接电源开关,且不具备防误开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控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两个控制板,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两个翘板开关,设置于壳体组件,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每个翘板开关能够控制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当控制板检测传感器信号,向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路与断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阻燃导热硅橡胶,灌注于壳体组件内,且两个翘板开关和两个固态继电器浸没在阻燃导热硅橡胶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两个控制板和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在壳体底部,盖板盖合在壳体的顶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的顶部具有多个角铁,盖板通过多个螺丝与多个角铁配合连接而盖合在壳体的顶部。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的一侧面具有两个卡槽,两个翘板开关卡接于对应卡槽。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内具有多个压铆螺母和多个压柱,两个控制板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多个压铆螺母上,两个固态继电器通过多个铜柱与多个压柱配合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两个固态继电器分别具有一散热面,散热面与壳体组件相贴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加热系统,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温控器,与车体线束连接;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具有第一加热电阻和第一传感器,第一加热电阻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一传感器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的控制板连接;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具有第二加热电阻和第二传感器,第二加热电阻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二传感器与另一个控制板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温控器是通过一个线束总成与车体线束连接的。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线束总成包括接地电源线、控制电源线、连接线和主电源线,接地电源线的一端与两个控制板连接,控制电源线的一端与两个翘板开关连接,连接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和主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接地电源线的另一端、控制电源线的另一端和主电源线的另一端引出壳体组件而与车体线束连接。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0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