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28219.5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施光南;刘艳;张晨阳;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5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术后 护理 矫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杆,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立杆,立杆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环,圆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板的底座设有通过弹簧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有凹槽,且移动板两侧设有挡板,康复者矫正训练时,将头部位于两个挡板之间,通过两个挡板可限定头部的运动轨迹,进而限定脊柱的矫正轨迹,通过头部向上顶动移动板,来进行矫正训练,此种方式不仅矫正效果好,且不需要移动全身,只需移动头部即可,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受伤患者进行护理矫正时,常采用矫正装置进行训练,现有的矫正装置有底座以及上方的手轮组成,通过康复者双手持在手轮上进行训练,但是此种矫正方式矫正效果不好,且全身动作会导致疲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
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调节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座椅;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毛毡层;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内端固定安装在挡板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横板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第二横板的外端固定安装在支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横板的顶部设有矩形孔,所述螺栓的底端穿过矩形孔螺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板的底座设有通过弹簧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有凹槽,且移动板两侧设有挡板,康复者矫正训练时,将头部位于两个挡板之间,通过两个挡板可限定头部的运动轨迹,进而限定脊柱的矫正轨迹,通过头部向上顶动移动板,来进行矫正训练,此种方式不仅矫正效果好,且不需要移动全身,只需移动头部即可,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横板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杆,3、顶板,4、圆孔,5、立杆,6、圆环,7、弹簧,8、移动板,9、凹槽,10、挡板,11、调节件,12、座椅,13、毛毡层,14、第一横板,15、通孔,16、螺栓,17、第二横板,18、矩形孔,1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8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系统、电视机、电子设备以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