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与远程监控智能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25314.X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妙玉;陈伟强;梁赛成;杨思民;邓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51/00 | 分类号: | E05B51/00;E05B49/00;E05B45/06;E05B17/00;E05B15/00;H04W4/8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监控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与系统,其中智能锁包括处理器模块、视音频交互模块、通信模块、自动开锁模块;视音频交互模块包括摄像头、语音喇叭、唛头、唤醒单元和WiFi模组;唤醒单元包括PIR传感器,其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连接;WiFi模组包括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交互的第一通信端;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单元,其设有与用户终端通信交互的第二通信端;自动开锁模块包括锁体驱动模块和锁体电机;锁体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信号接收端与处理器模块连接,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锁体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远程监控智能锁与系统,通过设计并优化智能锁的结构,提高了智能锁的灵活性与开门效率,能够获取准确的来访者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与远程监控智能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门锁也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其凭借更为优异的安全性与便利性被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府部门、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等场合。
现如今的智能门锁,摒弃了钥匙和锁芯的物理配合,通过电路控制机械锁的内部构件动作实现开锁和关锁,例如指纹锁、密码锁,通过读取人的指纹或者输入的密码并进行校对,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启门锁。
但是,现有的智能锁的灵活性较差,且难以提供准确的来访者信息,例如,当有陌生来访者时,需要用户亲自移动至门口,手动操作为来访者开门,开门效率较低;此外,当需要获取来访者的身份信息时,只能通过猫眼或来访者的声音来确定,由于猫眼只能提供范围较小的微缩视觉画面,且人耳能够区分的声音辨识度有限,导致用户仍然无法获取准确的来访者信息,这就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给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与远程监控智能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智能锁开门效率较低,且难以获取准确的来访者信息的技术问题,通过设计并优化智能锁的结构,提高了智能锁的远程监控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包括:
处理器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的视音频交互模块、通信模块、自动开锁模块;
所述视音频交互模块包括摄像头、语音喇叭、唛头、唤醒单元和WiFi模组;
所述摄像头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语音喇叭的控制端、所述唛头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唤醒单元包括PIR传感器,且所述PIR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WiFi模组包括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交互的第一通信端;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设有与用户终端通信交互的第二通信端;
所述自动开锁模块包括锁体驱动模块和锁体电机;所述锁体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锁体电机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程监控智能锁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喇叭,所述报警喇叭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程监控智能锁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若干数量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供电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程监控智能锁还包括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包括指纹录入器,所述指纹录入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远程监控智能锁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包括键盘,所述键盘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监控智能锁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以及如上所述的远程监控智能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5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玻璃熔丝3D打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