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21804.2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佺;刘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鼓风机集团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143 | 分类号: | B01D35/1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软管、第一硬管、过滤器、第二硬管、可视化结构和第二软管;第一软管与润滑油系统的出油口相连;第一硬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第二硬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通过上述方案,在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的同时,通过可视化结构对润滑油进行观察,另外还能根据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之间的压差判断过滤器内的杂质的淤积情况,进而及时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系统在出厂后需要进行现场串油处理,在润滑油系统出厂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较大的杂质带入到润滑油系统中,容易影响润滑油系统的内部清洁,以及自身和供给侧的安全运行。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中,润滑油系统中现场串油方式,通常是在润滑油系统给油口侧法兰连接引出一根软管与油箱相连,过滤形式是通过引回软管与油箱法兰连接端夹一片金属过滤网过滤杂质,并且每间隔一定的冲洗时间拆掉管路来观测滤网上的杂质情况。
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过滤方式形式简易单一,不能可视化的观测到串油过滤效果,以及观测不到润滑油系统给油口的压力,不具备多元性观测,从而影响现场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润滑油过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软管、第一硬管、过滤器、第二硬管、可视化结构和第二软管;
所述第一软管与润滑油系统的出油口相连;
所述第一硬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
所述第二硬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硬管和/或所述第二硬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一硬管、所述过滤器、所述第二硬管、所述可视化结构和所述第二软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体和过滤芯,所述过滤体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口,通过所述连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硬管和所述第二硬管连接,所述过滤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过滤体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体的顶部设有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有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管上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螺纹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二硬管上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压力表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螺纹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和透视窗,所述透视窗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为圆柱型,设置在圆柱型连接主体的两侧的透视窗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管和所述第二硬管均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润滑油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润滑油从润滑油系统的出油口流出通过第一软管流入第一硬管内,利用第一压力表检测对应压力值,并流经过滤器,利用过滤器将润滑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流经第二硬管,利用第二压力表检测对应压力值,再流经可视化结构到第二软管流出。这样,在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的同时,通过可视化结构对润滑油进行观察,另外还能根据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之间的压差判断过滤器内的杂质的淤积情况,进而及时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鼓风机集团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鼓风机集团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21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印刷机的正校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样枪管道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