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T电子元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12819.2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十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t 电子元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贴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T电子元器件,包括元器件主体、焊脚,所述焊脚的一端与元器件主体相连接,焊脚的另一端向外弯折形成焊接部,焊接部以内端在上、外端向下倾斜的方式凸伸于元器件主体的底端外部周缘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使制得的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较小,而且焊脚更易吃锡,能够大大地降低焊接缺陷率,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贴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T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SMT(表面组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其特点是: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然而,现有的SMT电子元器件中的焊脚大多设计为平直型,不仅占据较大的面积,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较大,而且常出现焊脚虚焊和上锡浸润性差的问题,焊接缺陷率较高,从而影响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SMT电子元器件,不仅能够使制得的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较小,而且焊脚更易吃锡,能够大大地降低焊接缺陷率,提高产品良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MT电子元器件,包括元器件主体、焊脚,所述焊脚的一端与元器件主体相连接,焊脚的另一端向外弯折形成焊接部,焊接部以内端在上、外端向下倾斜的方式凸伸于元器件主体的底端外部周缘位置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焊接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2-6°。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焊接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焊接部成型有条形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条形槽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或U字形。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元器件主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层由石墨烯制成。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元器件主体的底部设有定位柱。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柱有两个,两个定位柱呈斜对角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焊脚由硬质铜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SMT电子元器件,包括元器件主体、焊脚,所述焊脚的一端与元器件主体相连接,焊脚的另一端向外弯折形成焊接部,焊接部以内端在上、外端向下倾斜的方式凸伸于元器件主体的底端外部周缘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相较于平直型的焊脚,本实用新型的焊脚的焊接部以内端在上、外端向下倾斜的方式凸伸于元器件主体的底端外部周缘位置处,不仅能够在占据较小的面积的情况下完成元器件的贴片,从而使制得的电子产品的整体体积较小,而且有利于贴片时热空气对流,能够使焊脚更易吃锡及吃锡效果较好,能够大大地降低焊接缺陷率,提高产品良率;
2、本实用新型的焊接部成型有条形槽,能够使焊脚吃锡更均匀、更多,能够使锡更好地与焊接部结合为一体,从而焊接牢固,提高产品良率;
3、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主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层,能够将元器件主体上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部,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4、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主体的底部设有定位柱,通过元器件的定位柱与PCB板上的定位孔的结合使用,能够快速、精准地实现元器件主体的定位,焊接精度更高,焊接效果更好,能够提高产品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2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多功能教具
- 下一篇:一种香精提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