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10791.9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万波;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万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掌骨 骨折 复位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成X型铰接;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指套和第二指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通过三个弯臂的设置,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固定,从而有效的防止被固定的骨折块发生错动;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通过设置弯曲的折臂和近似同心的弯臂,方便在操作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完成对骨折块的稳固夹持;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采用布巾钳的齿扣布置,能够在无需人工夹持的情况下,将整个固定钳保持在固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
背景技术
临床在进行掌骨骨折块手术内固定时,常常需要先骨折复位并临时固定。目前,常用骨折固定钳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骨折固定钳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现有的骨折固定钳只能通过手握,才能实现长时间的夹持,因此比较耗费人力,同时增加手术的风险性,其次,现有的骨折固定钳基本为单爪夹持,因此存在夹持过程中滑落的情况,最后,现有的骨折固定钳多为轴向布置的形式,对操作空间受限的使用环境束手无策。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耗费人力、存在滑落和受限空间的可操作性等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成X型铰接;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指套和第二指套;所述第一钳柄另一端设置有折臂,且所述折臂末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弯臂,所述第二钳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弯臂相适配的第二弯臂,且两个所述第一弯臂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弯臂的宽度;所述第一钳柄靠近所述第一指套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扣,所述第二钳柄靠近所述第二指套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扣相适配的第二齿扣。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第二钳柄铰接点与第二指套端部的间距等于第二钳柄铰接点与另一端的间距的2.5-3倍。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第二钳柄铰接点与第二指套端部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钳柄铰接点与第一指套端部的间距。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弯臂之间的距离为0.5-0.8cm。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末端作削尖处理。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折臂与所述第一钳柄之间的夹角为30°。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的内轮廓近似圆形,且二者近似同心。
上述的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其中,所述第一齿扣和第二齿扣为布巾钳用齿扣组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通过三个弯臂的设置,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固定,从而有效的防止被固定的骨折块发生错动;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通过设置弯曲的折臂和近似同心的弯臂,方便在操作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完成对骨折块的稳固夹持;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钳采用布巾钳的齿扣布置,能够在无需人工夹持的情况下,将整个固定钳保持在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掌骨骨折复位固定钳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万波,未经熊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0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酸一铵水解专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