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8834.X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汉盈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E03B3/02;E01C11/22;E03F3/04;E03F5/10;E03F5/22;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路面 雨水 收集 灌溉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供车辆通行的道路、设置在道路两旁供雨水流入的下水道以及设置在道路两旁供行人通行的人行道,人行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还包括设置在人行道底部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机构以及设置在人行道表面用于向种植槽灌溉的灌溉机构;蓄水机构包括与下水道相连通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以及连通于蓄水池、灌溉机构之间用于向灌溉机构输送雨水的泵水组件,灌溉机构包括连通于泵水组件和种植槽之间的输水管,输水管用于向种植槽输送雨水。本申请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路上车辆不断增多,对市政道路的需求不断增长。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涉及路面建设,而且还要考虑到电力、通信、排水等各种管路的布设,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城市,还对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市政道路包括供车辆行走的道路、设置在道路两旁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以及种植于人行道处的植物。
在现有的市政道路植物灌溉方式中,一般是工作人员先在专用的洒水车内装满生活用水,进而驾驶洒水车行驶在道路两旁,通过洒水车对植物进行灌溉;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只有少部分的雨水灌溉植物,绝大部分的雨水流向设置在道路内的下水道中,进而这样的灌溉方式不仅对人们生活所需的生活用水造成浪费,还会流失原本适合灌溉的雨水,进一步地造成水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约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供车辆通行的道路、设置在道路两旁供雨水流入的下水道以及设置在道路两旁供行人通行的人行道,人行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还包括设置在人行道底部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人行道表面用于向种植槽灌溉的灌溉机构;所述蓄水机构包括与下水道相连通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以及连通于蓄水池、灌溉机构之间用于向灌溉机构输送雨水的泵水组件,所述灌溉机构包括连通于泵水组件和种植槽之间的输水管,输水管用于向种植槽输送雨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雷雨天气时,大部分雨水会经道路和人行道流向下水道,进而雨水经下水道流向蓄水池,进而将雨水收集于蓄水池内,利用泵水组件和输水管,进而可将蓄水池内的雨水向输水管泵出,进而雨水经输水管流向种植槽,进而可对种植于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背离下水道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外部排水道相连通的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蓄水池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过大时,蓄水池的水位到达输出通道的位置,进而雨水可流入输出通道,进而雨水可向外部排水道排出,进而减少了雨水积聚在下水道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蓄水机构还包括与下水道相连通的蓄水通道,所述泵水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蓄水池内的水泵、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入水端供雨水输入水泵内的进水管以及固定连接于水泵出水端供雨水向输水管输出的出水管,出水管与输水管之间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雷雨天气时,雨水依次流经下水道和蓄水通道,进而雨水逐渐聚积在蓄水池内;当需要将雨水输送至灌溉机构时,工作人员启动水泵,进而蓄水池内的雨水经进水管输入水泵内,利用水泵,雨水经出水管输送至输送管内,以便于后期灌溉机构对植物进行灌溉。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包括沿水平方向贯穿若干个种植槽的横向输水管以及沿竖直方向连通于横向输水管和出水管的纵向输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汉盈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汉盈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8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