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叶加工用自动捣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8365.1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华;安静;李慎刚;袁玉峰;郑婉霞;陈雪宁;鲁自昊;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强;杨传义;王海安 |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B02C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工用 自动 捣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叶加工用自动捣药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组的底端,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组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组的后端顶部向下的位置固定连接在托板的一侧,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组的上端中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轮盘组转动,当转动轮盘组中的导辊移动经过捣药杆的左端后捣药杆的右端自然下落,以此实现捣药杆的右端往复上下运动进行艾叶加工自动捣药,减少人工成本确保捣药的效率和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捣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叶加工用自动捣药器。
背景技术
捣药器的材质一般为石质或金属质地,主要作用是将放入其中的物品捣碎,由捣药筒、捣药杆和盖子组成,可以捣药材。
现有的大部分捣药器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捣药,当加工捣碎的艾叶较多时,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工成本,而且随着捣药时间的延长,捣药者体力消耗很大,工作效率逐渐降低,影响了艾叶的捣碎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艾叶加工用自动捣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叶加工用自动捣药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组的底端,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组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组的后端顶部向下的位置固定连接在托板的一侧,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组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置有转动轮盘组,所述转动轮盘组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辊,所述第二支撑板组的内侧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贯穿捣药杆的左端三分之一处,所述捣药杆的左端延伸至转动轮盘组中,所述捣药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一侧上端,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捣药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捣药柱的下方设置有石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板组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支撑板组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顶端右侧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机为直流单向减速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辊的前后两端均与转动轮盘组的内部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撑板组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部与转动轮盘组的中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驱动电机让第一转动轴带动转动轮盘组转动,当导辊随着转动轮盘组转动并下压捣药杆的左端时捣药杆以第二转动轴为支点右端升起,因为捣药杆右端的力矩大于左端的力矩,所以当导辊移动经过捣药杆的左端后捣药杆的右端自然下落,将捣药杆右端的安装槽中安装捣药柱,以此实现捣药杆的右端往复上下运动进行艾叶加工自动捣药,减少人工成本确保捣药的效率和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强;杨传义;王海安,未经郑强;杨传义;王海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8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杯高效循环上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干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