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8053.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亚;刘东苗;王会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支皮瓣 移植 术后 护理 防护 装置 | ||
一种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防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式不便于调节高度,及缺乏固定的问题;包括L形板,L形板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前端左侧设有枕形块,枕形块右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滑杆,两个滑杆上设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滑块,两个滑杆右端设有一个定位板,L形板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气囊,气囊的上端与支撑板下端面接触,气囊经输气管设有充气结构;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皮瓣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来说,首先患者在皮瓣移植之后,应注意及时的观察患者皮瓣部位皮肤的颜色,看患者皮瓣是否有淤青以及发黑的情况,另外,患者在皮瓣移植之后,需要及时的使用碘伏等药物予以消毒治疗,另外,对于部分有瘢痕体质的患者,还要考虑在皮瓣移植之后,局部拆线之后,早期的涂抹一些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以及倍舒痕等药物,预防患者局部疤痕的形成。
术后体位的安置是保证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促进皮瓣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术后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抬高患肢10°-15°,维持功能位或根据手术部位适当调整,以保证动脉供血又利于静脉回流,禁止患侧卧位,防止皮瓣受压或牵拉,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尽量采取满足患者的体位,要经常巡视患者,特别是熟睡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同时向患者解释体位固定的重要性,使其密切配合治疗,及时纠正不正确姿势。
现有方式一般是在患者患肢下侧垫支撑物来保证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促进皮瓣成活,这样可以达到抬高患肢的目的,但是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另一方面患肢易从支撑物上滑落或者活动,容易导致皮瓣受压或牵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防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式不便于调节高度,及缺乏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L形板,L形板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前端左侧设有枕形块,枕形块右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滑杆,两个滑杆上设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滑块,两个滑杆右端设有一个定位板,L形板上设有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气囊,气囊的上端与支撑板下端面接触,气囊经输气管设有充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囊、支撑板及充气结构的设置,调整术后体位,保证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促进皮瓣成活,通过枕形块与滑块的设置,保持患肢体位固定,防止皮瓣受压或牵拉,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通过软垫与弧形罩的设置,提升患肢的保温效果促进皮瓣部位生长,方便观察和判断皮瓣生长情况,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L形板1,L形板1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前端左侧设有枕形块3,枕形块3右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滑杆4,两个滑杆4上设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滑块5,两个滑杆4右端设有一个定位板6,L形板1上设有位于支撑板2下方的气囊7,气囊7的上端与支撑板2下端面接触,气囊7经输气管8设有充气结构。
为了使滑块5左右滑动,所述的定位板6上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9,螺杆9左端与滑块5转动连接,螺杆9右端设有转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8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