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一侧具有紧邻构筑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7171.X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9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邵界立;邵东杰;李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3F3/04;E03F5/10;E02D19/00;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马帅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一侧 具有 紧邻 构筑 建筑物 基坑 支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一侧具有紧邻构筑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系统,基坑位于建筑物室外四周;环形排水沟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位于建筑物室外四周;多个集水坑设于所述基坑内,与所述环形排水沟连通;多个支护桩沿所述环形排水沟外侧呈排状布置且伸入基坑底部,且与建筑物紧邻端对应设置,所述支护桩的顶部位于所述环形排水沟上方,多个所述支护桩顶部通过冠梁连接;位于所述支护桩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位于与所述建筑物开放端相对的所述环形排水沟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均形成边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简单实用,过程控制简单,工程耗时短,可以很好的保证建筑物紧邻端侧边的土壤稳定,强度高、防水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造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侧具有紧邻构筑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建筑物,但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建筑物在建设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如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中国的苏州虎丘塔等。建筑物倾斜轻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使其丧失使用功能。
有些建筑物一侧紧邻建有其他构筑,为了避免在抽土纠偏过程中对紧邻建筑物造成威胁,需要将建筑物具有紧邻构筑的一端(建筑物紧邻端)建立与没有紧邻构筑的一端(建筑物开放端)不同的基坑支护;在一些地下水资源丰富,淤泥质土层较厚的地区,单纯支挡式结构不仅不能满足干地施工要求,也会出现由于水的蓄积导致基坑坍塌,所以必须在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侧具有紧邻构筑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一侧具有紧邻构筑的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系统,包括:
基坑,位于建筑物室外四周;
环形排水沟,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位于建筑物外围;
多个集水坑,设于所述基坑内,与所述环形排水沟连通;
多个支护桩,沿所述环形排水沟外侧呈排状布置且伸入基坑底部,且与建筑物紧邻端对应设置,所述支护桩的顶部位于所述环形排水沟上方,多个所述支护桩顶部通过冠梁连接;
位于所述支护桩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位于与所述建筑物开放端相对的所述环形排水沟外部的基坑呈放坡式设置均形成边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桩为双排桩,包括外排桩和位于所述外排桩和所述环形排水沟之间的内排桩,所述内排桩和所述外排桩顶部通过所述冠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排桩和所述外排桩之间通过粉喷桩加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桩为灌注桩。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桩内设有钢筋骨架,包括多个主筋、固定于所述主筋外的螺旋箍筋和多个加劲箍筋;
多个所述主筋沿竖向延伸,设于所述灌注桩内,且绕所述灌注桩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加劲箍筋呈环状设置,在上下向间隔固定于所述主筋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箍筋上端的密度最大,下端的密度最小。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呈台阶式设置,所述边坡顶部设有顶部排水沟,所述顶部排水沟连通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与市政管网连通,用于排出所述顶部排水沟内的水。
进一步地,各所述集水坑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坑的水抽入至所述顶部排水沟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土钉、钢筋网以及混凝土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7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晶片加工用预焊机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建筑物纠偏过程中地梁加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