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6910.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唐钢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钢梁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地址: | 312352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解气 使用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炉体、U形管、螺旋管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滤架,烟气从所述炉体的内部经过所述U形管进入所述螺旋管中,烟气中的部分大颗粒杂质落在所述螺旋管的底部,高温烟气在所述螺旋管的内部螺旋上升,高温烟气再上升过程中对所述炉体件保温加热,从而对高温烟气的预热进行回收利用,烟气经过所述滤网时,所述滤网对烟气进行过滤,过滤掉的杂质随着所述螺旋管的内壁滑落至所述螺旋管的底部,过滤后的烟气从所述螺旋管中排出,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以使排出的烟气达到排放的标准,从而对环形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是当代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也是能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节约能源并为后代保护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同时对企业来说就是节省燃料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在生产中,垃圾热解气化炉中的烟气中含有较多杂质,若直接排入空气中会引起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对垃圾热解气化炉排放出来的烟气进行处理,以排出达标的烟气,从而对环境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炉体、U形管、螺旋管和过滤组件,所述螺旋管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管螺旋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U形管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U形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螺旋管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螺旋管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滤架,所述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滤架的内部,所述滤架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螺旋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支架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滤架与所述螺旋管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连接槽的内部。
其中,所述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所述螺旋管固定连接且相连通,所述排渣管位于所述螺旋管的底部。
其中,所述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锁头,所述锁头与所述排渣管螺纹连接,所述锁头位于所述排渣管远离所述螺旋管的一端。
其中,所述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螺旋管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层位于所述螺旋管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螺旋管的顶部。
其中,所述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长螺栓,所述螺旋管具有固定孔,所述滤架具有通孔,所述螺旋管与所述滤架通过长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烟气从所述炉体的内部经过所述U形管进入所述螺旋管中,烟气中的部分大颗粒杂质落在所述螺旋管的底部,高温烟气在所述螺旋管的内部螺旋上升,高温烟气再上升过程中对所述炉体件保温加热,从而对高温烟气的预热进行回收利用,烟气经过所述滤网时,所述滤网对烟气进行过滤,过滤掉的杂质随着所述螺旋管的内壁滑落至所述螺旋管的底部,过滤后的烟气从所述螺旋管中排出,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以使排出的烟气达到排放的标准,从而对环形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热解气化炉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钢梁,未经唐钢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6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