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装支架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2773.6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邹缘良;董立强;王雪峰;刘亮;胡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丽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电气 系统 安装 支架 装置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装支架装置及汽车,包括充电系统安装支架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充电系统安装支架包括底边梁、与底边梁下端面连接的辅助横梁以及与底边梁上端面垂直连接的竖向梁,竖向梁的顶端设有充电系统安装板,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包括平行的第一、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安装横梁连接充电系统安装支架的竖向梁下部,第一、第二安装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垂直延伸的竖向连接梁,竖向连接梁的下端连接底边横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安装支架装置,增强各支架之间的连接,减少单个支架系统内的支架零件,提升单个系统支架的侧向刚度,且提高整体装置的模态频率,避免与路面低频激励产生共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装支架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纯电动汽车上,高压电气系统主要是负责启动、行驶、充放电、空调动力等,主要包括电池系统、动力总成、高压电控系统、充电系统、高压设备以及线束系统。高压电气系统的各子系统通常通过独立的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辆内部。高压电气系统中的充电系统、高压配电系统与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的安装支架设计要求支架具有足够的刚强度性能,同时也需考虑支架模态性能不能太低,避免与路面激励产生共振。现有车型高压电气系统安装支架的设计方向基本是充电系统设计一个支架,驱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一个支架,为保证刚强度性能,两个单独的设计支架的结构较笨重。现有技术充电系统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两个系统单独设计支架,还会加大对车身底盘空间的侵占,单独的车架结构为满足刚强度性能一般设计的较厚,不利于轻量化设计,且单独设计的支架侧向刚度值较低,模态较低,容易与路面激励产生共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至少部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装支架装置,将充电系统安装支架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集成为一个支架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安装支架装置,包括充电系统安装支架和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包括两条平行的底边梁、与所述底边梁下端面连接的两条辅助横梁以及与所述底边梁上端面垂直连接的竖向梁,所述底边梁、所述辅助横梁与所述竖向梁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充电系统的框架结构,所述竖向梁的顶端设有用于固定充电系统的充电系统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竖向梁,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第一安装横梁和第二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安装横梁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的所述竖向梁的下部,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共同构成类“L”型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横梁和所述第二安装横梁远离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垂直延伸的两个竖向连接梁,所述两个竖向连接梁的下端连接底边横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底边梁和所述竖向梁的多个斜向加强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的底边梁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安装脚,所述辅助横梁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安装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充电系统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脚固定在车架的吊耳加强横梁上,通过所述第二安装脚固定在车架的后地板座椅安装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脚和所述第二安装脚为棱锥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的底边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安装脚;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横梁连接的第四安装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安装脚固定在车架的后地板座椅安装横梁上,通过所述第三安装脚固定在车架的安装横梁加强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安装脚为棱锥形结构,所述第四安装脚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横梁垂直连接,另一边为棱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2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缸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体铸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