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差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2437.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6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谢莉;韩魁;周俊;殷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张小勇 |
地址: | 730099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差电池,包括外壳、上极板、下极板、颗粒物和电解质,由于上极板和下极板间存在温差或者压力差,电解质会沿温差或者力差定向移动或有移动的趋势,固体的颗粒物周围双电层由于温度或者压差而改变,电解质溶液在沿温差或力差定向移动的过程中,将电荷从一个极板定向移动到另一个极板,电荷在上极板和下极板处浓度的差别,导致上极板和下极板间产生电压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可为外电路提供电能,合理选择电解质类型与极板材料,供电过程可无物质消耗,可得到反复充放电的电池,并且具有储存电荷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化学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化学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电力提供装置,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般化学电池利用正、负极板材料不同,与电解质接触后,正、负极板氧化还原电位不同,产生的电压驱动外电路电子移动,形成电流,将正、负材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外电路电能,供电过程伴随着物质消耗,并且不具备储存电荷的能力,为即产即用类型电力提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差电池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浓差电池,包括外壳、上极板、下极板、颗粒物和电解质,所述外壳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开口上,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电解质和颗粒物,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均与电解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塑料管。
优选的,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均为铜板。
优选的,所述颗粒物为沙粒。
优选的,所述电解质为硝酸铜水溶液或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温差、压力差等外界条件影响下,电池中电解质在颗粒间隙流动,在两极板分别聚集,形成两极板间的电压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可为外电路提供电能,供电过程可无物质消耗,合理选择电解质类型与极板材料,可得到反复充放电的电池,并且具有储存电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电效果实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颗粒物、电解质不同配比变化规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
中:1-外壳、2-上极板、3-下极板、4-颗粒物、5-电解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2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体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子电路用插接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