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精度高的负压吸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1799.9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童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精度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精度高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固定架、负压瓶(1)和负压袋(2),其中负压袋(2)放置于负压瓶(1)中,负压瓶(1)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位于负压瓶(1)下方,通过压力传感器(13)可以实时监测负压袋(2)中体液含量,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且在固定架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通过无线模块将压力传感器(13)的数据传递到电脑上,无需单独接线,便于负压吸引装置的放置和转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量精度高的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人体因手术会产生并流出体液,例如血液。为了控制血液的流出量,确保手术的安全性。需要将体液进行收集,并不断监控体液的流出量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在手术中体液的流出量也是手术水准的一种判定方式,体液流出量越少,也代表着手术水准越高,因此对体液的收集也是一种重要的参数,在手术相关的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体液的收集装置通常是通过负压吸引袋进行,每个手术室中都存在负压源,负压源的作用是提供负压吸取手术中产生的体液以及烟雾等物质,避免体液和烟雾等物质对手术造成影响。烟雾通常可以直接吸取抽离,而体液则需要进行保存,在负压作用下体液通过吸取装置进入负压吸引袋中,为了便于负压吸引袋的固定,通常将负压吸引袋放置在瓶子内,为了便于对负压吸引袋中的体液吸引量进行监控,因此负压吸引袋上都设置有刻度。但是手术中体液以血液为主,在负压吸引袋中装入血液后,在血液本身的颜色影响下,负压吸引袋上的刻度难以通过肉眼辨认。此时通常会使用灯光照射负压吸引袋,以便于观察负压吸引袋上的刻度。并且负压吸引袋为了便于固定放置于瓶子内,这种放置方式使负压吸引袋底部曲折不会完全展开,导致读数不准确,也不利于实时监控体液排出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准确高效监测体液排出量的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测量精度高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固定架、至少一个负压瓶和至少一个负压袋,所述负压瓶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负压瓶的底部,用于测量负压瓶的重量,每个负压瓶中放置一个负压袋,负压袋用于盛装手术中排出的体液,所述负压袋顶部为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负压瓶的瓶口相匹配并与负压瓶瓶口形成静密封,通过密封盖对负压瓶进行密封,在设置多个负压瓶的状态下,多个负压瓶之间通过瓶身上的通气管道连通,多个负压袋之间通过通液管道连通,至少有一个负压瓶和至少有一个负压袋上设置有与负压源连通的管道,使负压袋内外压力均衡,便于使负压袋吸入并保存体液。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定位板和提手,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底板上,底板用于支撑负压瓶,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底板与负压瓶之间,所述定位板位于底板上方且与底板之间存在间隙,定位板的作用是用于防止负压瓶发生位移,防止负压瓶倾倒,因此定位板的高度通常设置于负压瓶一半高度的位置,既不妨碍通气管道的连接,也能够保证负压瓶位置的稳定,定位板与底板通过侧板连接,侧板使定位板和底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形状与负压瓶的形状相吻合,负压瓶从通孔中穿过并放置于底板上方的压力传感器上,所述提手为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穿过定位板与底板连接,提手的作用是便于移动固定架,也便于固定架的摆放,根据手术需要,可以将固定架直接摆放于平台上,也可以通过提手挂起。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设置无线模块,可以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手术室电脑上,并且无需接线不会影响负压吸取装置的移动。
所述负压瓶在瓶口处设置有压扣,所述负压袋的密封盖通过压扣固定于负压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未经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1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工作台缓冲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辐射智能检测报警穿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