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通讯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1073.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东;钟岗;王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众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徐然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禹***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通讯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通讯散热器,包括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表面嵌套安装有磁铁,且安装罩表面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上安装有叶片,且叶片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位于安装罩的内侧,且防护架的外表面以及安装罩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槽轨,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连接有推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侧,且限位槽开设于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以及安装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接触开关。该计算机通讯散热器,方便将该散热器通过磁铁直接吸附安装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的表面,从而方便随时加装该装置进行散热,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从而方便对计算机通讯设备进行及时散热,避免其内部元器件发生高温烧毁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通讯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通讯是一种数据通讯形式,是一种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主要应用于管理自动化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情报检索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原有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在高频率使用时,其内部相关的电气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此时产生的高热极易对相关电气元器件造成高温损坏的现象,最终影响计算机通讯设备进行正常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散热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通讯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在高频率使用时,其内部相关的电气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此时产生的高热极易对相关电气元器件造成高温损坏的现象,最终影响计算机通讯设备进行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讯散热器,包括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表面嵌套安装有磁铁,且安装罩表面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上安装有叶片,且叶片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位于安装罩的内侧,且防护架的外表面以及安装罩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槽轨,所述槽轨的内侧设置有滚珠,且防护架通过滚珠与安装罩相互连接,所述安装罩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一端连接有气囊,且气囊同样位于安装腔的内侧,并且气囊内加装有低温液体,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连接有推块,且推块的表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侧,且限位槽开设于安装腔的内壁上,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以及安装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接触开关。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嵌套安装在安装罩的内侧,且防护架通过滚珠与安装罩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热柱为铜制金属材质,且导热柱为横向放置的“T”字型结构,并且导热柱直径较大一端的端面与安装罩的表面保持平齐。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表面为连续的褶皱状结构,且气囊的两端分别与导热柱和推块热熔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块嵌套安装在安装腔的内侧,且推块表面的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通讯散热器,
1、方便将该散热器通过磁铁直接吸附安装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的表面,从而方便随时加装该装置进行散热,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从而方便对计算机通讯设备进行及时散热,避免其内部元器件发生高温烧毁情况;
2、当计算机通讯设备发生高热时,此时热量会通过导热柱导向气囊,方便对气囊内的低温液体进行加热,从而低温液体转化为气体其体积进行膨胀,此时气囊鼓起对推块进行推动,方便推块上的接触开关与安装腔内壁上的接触开关接通,从而伺服马达带动叶片开始进行自动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众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众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1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软件稳定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子动力学仿真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