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热像仪的隔热装置及红外热像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0522.4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伍龙;王义;于双龙;赵梦杰;林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雷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J5/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陈丽霞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热像仪 隔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成像装置,公开了红外热像仪的隔热装置及红外热像仪,其包括第一包胶(1)和第二包胶(3),第一包胶(1)和第二包胶(3)连接形成空腔;红外热成像单元(2)置于第一包胶(1)和第二包胶(3)内部。将红外热成像单元包裹在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内部,有效的防止红外热像仪环境的温度传送至红外热成像单元内部;对于红外热成像单元具有很好地隔热效果,这样可以保证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第一包胶(1)和第二包胶(3)为硅胶材质,通过采用硅胶材质,不会增加消防员的负重,同时硅胶材质安装设计方便。耐高温的硅胶材质,能够进一步满足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会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硅胶材质变性,维护整个红外热像仪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成像装置,尤其涉及了用于消防装置中的红外热像仪的隔热装置及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仪主要用来检测环境的温度,消防员在使用红外热像仪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温度经常比较高,红外热像仪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在于红外热成像单元,红外热成像单元在正常工作中容易接受环境温度的热量,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红外热成像单元的热度过高,从而不能正常工作。这样整个的消防用红外热像仪不能准确地测量环境的温度。消防员也就不能很好地判断着火点。
例如专利标题为:一种新型单兵电力巡热像仪成像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597250.8,专利申请日:2018-09-29;一种新型单兵电力巡热像仪成像装置,包括镜头单元、机身以及显示装置,镜头单元连接在机身一端,显示装置连接在机身的一侧面,机身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一握手,机身的上面或者下面设有第二握手,机身外设有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有真空腔室,机身与镜头单元之间设置有转盘,通过转动转盘可以选择工作菜单;第一握手、第二握手分别与外壳体可拆式连接;真空腔室内充有氮气,外壳体上设有充装氮气的入口;机身内部设置有红外探测单元、热成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成像单元位于真空腔室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热像仪耐老化、抗腐蚀,延长热像仪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转动转盘便可以选择工作菜单,操作简便,效率高
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热像仪的热成像单元直接位于仪器的腔室内,没有外围的隔热装置,不能很好地隔离环境的温度,导致整个的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由于机芯温度过高,从而不能很好地测量环境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热像仪的热成像单元直接位于仪器的腔室内,且没有外围的隔热装置,不能很好地隔离环境的温度,导致整个的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由于机芯温度过高不能很好地测量环境温度的缺点,提供了红外热像仪的隔热装置及红外热像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红外热像仪的隔热装置,包括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连接形成空腔;红外热成像单元置于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空腔内。
通过将红外热成像单元置于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空腔内,有效的防止红外热像仪环境的温度传送至红外热成像单元内部;对于红外热成像单元具有很好地隔热效果,这样可以保证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空腔大小与红外热成像单元大小相等。红外热成像单元能够与空腔很好地吻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防止红外热成像单元在使用的过程中抖动。
作为优选,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为硅胶材质。通过采用硅胶材质,不会增加消防员的负重,同时硅胶材质安装设计方便。
作为优选,第一包胶和第二包胶的硅胶为耐高温的硅胶;通过耐高温的硅胶材质,能够进一步满足消防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会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硅胶材质变性,维护好整个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的性能。
作为优选,第一包胶设有第一包胶镜头孔;红外热成像单元包括红外热成像单元镜头,且红外热成像单元镜头穿过第一包胶镜头孔。通过设置第一包胶镜头孔,不会对红外热成像单元的镜头进行遮挡,进一步保障了红外热成像单元在测量环境温度的时候不会存在偏差,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而且整个安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雷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雷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0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子指纹智能锁芯
- 下一篇:泥浆泵活塞总成用拆装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