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7792.4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田;张后尘;程凯;廖智勇;侯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研砼(徐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F03D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陈涛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单元,包括:底模(11);模片(12),包括沿着底模(11)的径向方向可拆卸地间隔设置的内模(121)和外模(122),所述模片(12)为弧形结构,且其内径由底模(11)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内模(121)和所述外模(122)同轴设置;端模(13),所述端模(13)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模片(12)的两侧,与所述模片(12)和所述底模(11)共同限定出容纳腔(A);其中,混凝土适于浇注在所述容纳腔(A)内。这种分片式模具单元可以大大减小塔筒构件的尺寸,降低生产难度,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显著提升塔筒的质量,而且该模具单元生产的塔筒模片刚度大、平面度好、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塔筒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单元。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重大问题。风能利用主要以风力发电为主,即通过风力机捕获风能并将其转换成电能后并网传输供电力需求用户使用。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风机塔筒可以为金属件,即多个金属塔筒节连接,当然风机塔筒也可以为混凝土浇筑件;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风机塔筒多在一体式浇筑成型模具内浇筑而形成,这种一体式模具运输不方便,而且由其形成的塔筒节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高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模具单元,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单元,包括:
底模;
模片,包括沿着底模的径向方向可拆卸地间隔设置的内模和外模,所述模片为弧形结构,且其内径由底模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同轴设置;
端模,所述端模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模片的两侧,与所述模片和所述底模共同限定出容纳腔;
其中,混凝土适于浇注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浇筑前,先在容纳腔内预制钢筋骨架,通过向上述模具单元内浇筑混凝土而形成风机塔筒模片,多个模片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在周向方向上封闭,在上下方向上敞开的一节塔筒,多个塔筒的上下端面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风机塔筒;这种分片式模具单元可以大大减小塔筒构件的尺寸,降低生产难度,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显著提升塔筒的质量,而且该模具单元生产的塔筒模片刚度大、平面度好、便于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单元,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在水平地面上,且所述底模与所述水平地面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水平地面为混凝土硬化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水平地面与所述底模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销连接;
所述水平地面上配置有第一定位销或第一定位孔;
所述底模上配置有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销;
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片包括:
多个纵杆,多个纵杆沿着底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其中,纵杆与底模之间呈锐角夹角A,所述纵杆的另一端沿着锐角夹角A向上延伸,且多个纵杆共同限定出模面;
模板,所述模板连接在多个所述纵杆所形成的所述模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片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研砼(徐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研砼(徐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7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