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4971.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5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范石伟;李海;刘志勇;赵章林;李小龙;李彦龙;刘少伟;王亚平;汪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杜云英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该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灰仓的落灰口下方的壳体管;壳体管的内径不小于落灰口的外径,壳体管的底部至少部分能够伸入拉灰车的灰罐内;壳体管的外侧连接有牵引机构以牵引壳体管上下移动,牵引机构设置在拱形架上。该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代替高温布袋用于放灰仓下灰至拉灰车内,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除尘,具体的涉及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
背景技术
干法除尘是目前转炉除尘较先进工艺,目前干法除尘放灰装置,多使用耐高温布袋作为放灰仓与装灰车辆连接。
使用布袋作为连接,磨损较大,同时遇到高温灰时还会引起布袋燃烧破损。也有钢厂使用高温布袋,但是通常一周时间就需要更换布袋,更换频繁,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该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代替高温布袋用于放灰仓下灰至拉灰车内,经久耐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该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包括:设置于放灰仓的落灰口下方的壳体管;所述壳体管的内径不小于所述落灰口的外径,所述壳体管的底部至少部分能够伸入拉灰车的灰罐内;所述壳体管的外侧连接有牵引机构以牵引所述壳体管上下移动,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拱形架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管的底部设置为台锥形的壳体,所述台锥形的壳体的上端外径大于所述灰罐的入灰口直径,下端外径小于所述灰罐的入灰口直径。
优选地,所述台锥形的壳体的外部套设有胶套。
优选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拱形架上的牵引装置,连接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绳;所述壳体管的外壁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挂耳,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牵引装置的一端分叉形成两个连接所述挂耳的连接段;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拱形架上的滑轮组,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滑轮组设置。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包括:设置在牵引装置上方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落灰口前后侧的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为手摇式牵引机。
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为电动牵引机。
优选地,所述壳体管由铁皮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管代替原有的布袋进行放灰仓放灰导灰,通过可以升降设置的壳体管克服了壳体管对装灰车辆的影响,使用壳体管后相比于使用布袋耐用性更好,更换周期增长,同时节约成本,减小劳动强度,下灰也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干法除尘排放细灰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排灰部分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牵引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放灰仓 2拱形架
3壳体管 4落灰口
5入灰口 6挂耳
7牵引装置 8第二定滑轮
9第一定滑轮 10牵引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4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净化热值能量回收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减速电机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