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裸眼3D显示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3294.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毕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7/15 | 分类号: | H01L27/15;G09F9/33;H01L33/44;H01L33/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显示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单元,包括:支撑衬底;图形化绝缘层,所述图形化绝缘层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且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侧壁覆盖光反射层;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结构,所述第一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覆盖红光光转换材料层发光结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结构,所述第二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覆盖绿光光转换材料层发光结构。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发光二极管芯片因侧壁刻蚀损伤而形成的侧壁非辐射复合中心,并且阵列芯片之间的掩膜层/高光反射层同时起到了阻止相邻芯片及光转换层侧壁发光而导致的光串扰问题,光反射层还可以起到聚光作用,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显示和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眼3D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裸眼3D技术是指不采用辅助设备,仅凭借双眼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的一种显示技术。裸眼3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依赖于屏幕上的分光光栅等设备实现两个眼睛看到不同的图像。这一技术由于将屏幕的图像分成两部分,导致视觉亮度降低,并且由于分光光栅等的影响,还会使亮度进一步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裸眼3D显示器的亮度,是本领域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单元,具有更高的背景亮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单元,包括:支撑衬底;图形化绝缘层,所述图形化绝缘层设置于支撑衬底表面且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侧壁覆盖光反射层;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覆盖光转换材料层,所述光转换材料层设置在镂空部内。
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常规发光二极管芯片制备过程中因侧壁刻蚀损伤而形成的侧壁非辐射复合中心,同时,阵列芯片之间的掩膜层/高光反射层同时起到了阻止相邻芯片以及光转换材料侧壁发光而导致的光串扰问题,光反射层还可以起到聚光作用,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裸眼3D显示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附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所述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撑衬底10;图形化绝缘层11,所述图形化绝缘层11设置于支撑衬底10表面且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侧壁覆盖光反射层12。为了保证形成彩色配色,镂空部的发光二极管应当包括多种颜色,本具体实施方式以蓝光二极管为例,应当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31,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31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覆盖红光光转换材料层1310,以形成红光;第二发光二极管132,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132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覆盖绿光光转换材料层1320,以形成绿光;第三发光二极管133,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133设置在所述镂空部中并设置为直接出光。为了保持三者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133的表面也可以进一步覆盖透明的覆盖层1330。对于其他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的光转换材料层配色形成彩色显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转换材料层采用量子点发光材料,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荧光粉等作为光转换材料。
红光光转换材料层1310以及绿光光转换材料层1320设置在镂空部的内部,利用侧壁光反射层起到彼此之间的光学隔离作用,避免了单独设置光隔离侧墙,即节省了工艺步骤,又可以避免侧墙对光的吸收而导致的亮度降低。
支撑衬底10的材料选自于蓝宝石、碳化硅、硅、氮化镓、以及氮化铝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3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向调节脚
- 下一篇:一种定型机废气余热回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