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2808.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才;韩鹏栋;李倩;任思杰;李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6/00;F16F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液体 阻尼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属于机械工程振动控制领域,该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质量块、第一永磁环、第二永磁环、第三永磁环、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磁性液体。质量块具有左端部、中部和右端部,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每一者的横截面的面积沿远离中部的方向增大。第一永磁环套设在中部上用于给质量块提供悬浮力,第二永磁环和第三永磁环套设在质量块上用于给质量块提供回复力,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设在壳体上并分别伸入质量块左端和右端的容纳腔中用于防止质量块位移过程中发生偏转。当外部发生振动时,质量块与磁性液体之间产生挤压、摩擦和粘性剪切以消耗能量,从而达到快速减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磁性液体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和磁性的新型功能材料,而磁性液体独特的性质使得其在工程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是一种被动减振器,对惯性力的敏感度较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耗能大和寿命长等优点。因此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在大型航天器长直物体(如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天线等)的低频率、小振幅的减振中具有广泛应用。同时,其在地面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长达百米的大功率天线的减振,精密天平的减振等等。然而,现有相关技术中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仍存在着减振效果不理想、减振效率不高、质量块在受到振动时易发生倾斜,容易碰撞壳壁造成减振失效等问题,制约着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际生产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该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具有减振效果优异、不易损伤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的壁面包括周壁面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周壁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之间;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位于所述封闭空腔内,所述质量块具有左端部、中部和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和所述右端部中的每一者的横截面的面积沿远离所述中部的方向增大;第一永磁环,所述第一永磁环设在所述周壁面上且套设在所述中部上,所述第一永磁环的内周面与所述中部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永磁环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永磁环和第三永磁环,所述第二永磁环和所述第三永磁环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周壁面上且套设在所述质量块上,所述第一永磁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永磁环和所述第三永磁环之间,所述第二永磁环和所述第三永磁环的内周面与所述质量块的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永磁环和所述第三永磁环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左端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外沿位于所述第二永磁环的内沿的外侧,所述右端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外沿位于所述第三永磁环的内沿的外侧;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上,所述第二永磁体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上,所述质量块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壁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一磁性液体,所述第一磁性液体吸附于所述第一永磁环上,所述第一磁性液体填充在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磁性液体与所述质量块相挤压;第二磁性液体和第三磁性液体,所述第二磁性液体吸附于所述第二永磁环上,所述第二磁性液体能够与所述左端部接触,所述第三磁性液体吸附于所述第三永磁环上,所述第三磁性液体能够与所述右端部接触;和第四磁性液体和第五磁性液体,所述第四磁性液体吸附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上,所述第四磁性液体填充在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五磁性液体吸附于所述第二永磁体上,所述第五磁性液体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2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侧弯牵引椅
- 下一篇:一种NTC焊接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