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2223.0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之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8 | 代理人: | 袁粉兰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效 冷却 机构 汽车 电池 盖板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包括气冷机构和水循环冷却机构;气冷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定模组件上;水循环冷却机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进液管、折流管、出液管和散热片;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开设于动模组件的外部端面处;进液管、出液管和折流管均设置于动模组件内;散热片可拆卸地设置于进液管上。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进液管、出液管及散热片,采用单侧进出冷却液的回路结构设置,配合散热片,能够大幅改善注塑模具的随形运水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气冷机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了模具的整体冷却效率,优化了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的是管道设计,通过水流流经管道来达到冷却模具件的效果,但是管道冷却装置接触模具的面积较小,尤其对于诸如汽车电池盖板类的板类零件,其面积通常较大,采用管道冷却面积小,冷却速度慢,加之管道弯曲长度长,水流速度一定时,使得注水口的水流温度低,流到出水口时温度已经很高,造成了冷却温度不均匀,导致模具质量下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通常采用的是管道设计,其冷却效果较差,导致模具质量下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气冷机构和水循环冷却机构;所述动模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的下方;所述气冷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内部;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多个进液管、多个折流管、多个出液管和多个散热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开设于所述动模组件的外部端面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留有间距;所述进液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内,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多个所述进液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出液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内,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出液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折流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内,所述折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所述折流管与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折流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片通过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动模组件内,所述散热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多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动模组件的内部,所述导热片可贴合地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散热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片为导热硅胶片或导热石墨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所述换热管可穿设所述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可拆地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上;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出液管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冷却机构的汽车电池盖板用注塑模具,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出液管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2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板阀波纹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回转窑筒体热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