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1064.2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9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文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国清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4;F24C15/34;F24C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普华智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0 | 代理人: | 曹静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控制板,石英发热板,微晶玻璃板,石英发热板与控制板电连接;固定盒,固定盒呈方形一面开口,固定盒的四壁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粘接部,粘接部与微晶玻璃板底面粘接;隔热板,隔热板设置在固定盒内,隔热板靠近石英发热板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还设有条行凹槽,条行凹槽自圆形凹槽的中部向隔热板的一侧延伸;热点偶,热电偶设置于所述条行凹槽内,热电偶的一端穿过隔热板和固定盒与控制板电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减少底座内部的被占用空间,从而减少加热炉的体积,并减少加热炉的重量;电气性能方面,能有效解决了微晶玻璃在高温下具有泄漏电流的半导体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远红外加热炉。
背景技术
远红外加热是一种利用硅晶面板将发热膜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的加热手段,其加热效率高,在家用电器中以逐渐得到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受结构的影响,使加热炉的体积较厚,重量过高,给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远红外加热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红外加热炉,旨在减小加热炉的体积,减轻重量,方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红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向上开口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的一侧设有控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石英发热板,所述石英发热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微晶玻璃板,所述石英发热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呈方形一面开口,所述固定盒的四壁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粘接部,所述粘接部与所述石英发热板底面粘接;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固定盒内,所述隔热板靠近所述石英发热板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还设有条行凹槽,所述条行凹槽自所述圆形凹槽的中部向所述隔热板的一侧延伸;热点偶,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条行凹槽内,所述热电偶的一端穿过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固定盒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电偶的外侧套设有L型的绝缘陶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为纳米级微孔硅酸钛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内壁上间隔设有隔热棉,所述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隔热棉的上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有进风口,所述底座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上还对应设有散热风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外侧还套设有铝合金外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石英发热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面中部设有方形或圆形的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电连接银线,所述电连接银线靠近所述发热层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层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银线远离所述发热层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层为石墨烯纳米氧化锡镀层或石墨烯纳米发热桨料印刷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远红外加热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座内只设置隔热组件,减少其他的配件设置,减少底座内部的被占用空间,从而减少加热炉的体积,并减少加热炉的重量,从而方便运输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英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国清,未经文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1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孔盖
- 下一篇:一种便于在船舱内装板上安装设备的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