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0018.0 | 申请日: | 202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6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霞生;朱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56 | 分类号: | B64C27/56;B64C27/59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1 | 代理人: | 苏亚超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升机 操纵 系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包括平座,所述平座设置有连接轴一,该连接轴一的一侧平行设置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和连接轴一上设置有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所述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的拐角处与连接轴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的一端与连接轴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二上设置有第四L型固定片、第二L型固定片和中间L型固定片;所述第四L型固定片、第二L型固定片和中间L型固定片的拐角处与所述连接轴二转动连接。有益效果是:有效利用直角与杠杆原理,有将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改变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将原本的结构大小缩小了50%,大大的节约了机械结构占用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总距操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
背景技术
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作为直升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其操作实质通过有效构传动改变操作力的方向来改变旋翼(螺旋桨)桨叶的角度来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达到保持或改变支直升机飞行姿态的目的。
现有的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结构不紧凑,零件结构大,使得大量直升机容纳被机械结构占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支撑座表面开设的穿孔容易受到磨损,降低了连接头的稳固性,影响了操纵系统的运行的精确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直升机总距操纵系统的协动机构,包括平座,所述平座设置有连接轴一,该连接轴一的一侧平行设置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和连接轴一上设置有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所述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的拐角处与连接轴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L型固定片和第五L型固定片的一端与连接轴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二上设置有第四L型固定片、第二L型固定片和中间L型固定片;所述第四L型固定片、第二L型固定片和中间L型固定片的拐角处与所述连接轴二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利用直角与杠杆原理,有将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改变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将原本的结构大小缩小了50%,大大的节约了机械结构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的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和支撑座连接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的C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纵杆;2、固定轴;3、支撑座;4、连接头;5、连接座;6、支架;7、固定件;8、连接杆;9、手柄;10、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第一活动杆;13、第三活动杆;14、伸出块一;15、伸出块二;16、伸出块三;17、螺旋桨基座;18、伸出块四;19、第二活动杆;20、中间杆;22、第四活动杆;23、第五活动杆;24、第四L型固定片;25、第一L型固定片;26、中间L型固定片;27、第五L型固定片;28、第二L型固定片;29、连接轴二;30、固定圈;31、固定栓;32、螺母;33、外螺纹;34、连接轴一;35、水平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0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直升机油门的协调机构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油门协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