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8827.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2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辉;金成浩;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在光模块的光口方向上,使用绝缘环、橡胶圈与光纤适配器紧密连接,使得光模块中的光纤适配器与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绝缘环绝缘,实现电隔离。橡胶圈实现光口方向的密封,同时因橡胶圈与卡爪的金属连接部固定连接,金属连接部与上壳体连接,可实现高频接地的作用,如有高频信号穿透橡胶圈,可将高频信号通过外壳泄放到大地,避免高频信号由出光口外泄,对外部电子器件造成干扰,实现电隔离功能的同时,提高电磁屏蔽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光模块电磁辐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视频等新型业务和应用模式,均会用到光通信技术。光模块在光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功能,是光通信设备中的关键器件之一。为实现光模块的光电以及电光转换功能,光模块中包括许多电子元器件以及光学元器件。
而在光模块的电子元器件工作过程中,电子元器件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辐射出光模块将会对其他电子仪器设备产生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EMI可能会干扰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干扰信号的传递与接收,造成信息失误和控制失灵等。因此,为避免光模块EMI危害其他设备或组件,需要从光模块结构上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其中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电磁波衍射出光模块,对光模块外部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以提高光模块电磁屏蔽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
卡爪,包括:绝缘卡接部和金属连接部;所述绝缘卡接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固定槽;所述金属连接部覆设与所述绝缘卡接部的外侧,且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盖合形成容纳腔;所述下壳体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槽;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
光纤适配器,包括:
光纤连接部,一侧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另一侧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橡胶圈,一侧与所述卡爪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连接,且内壁与所述光纤适配器套合连接;
绝缘环,设置于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橡胶圈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金属连接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绝缘环涂覆于所述光纤适配器外侧。
可选的,所述橡胶圈内壁宽度不大于所述绝缘环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金属连接部包括:本体和弹片,所述本体与所述绝缘卡接部的外侧盖合连接,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设置弹片止回部,用于限定所述弹片。
可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卡槽,与所述绝缘卡接部的顶端卡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绝缘垫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光收发组件和第二绝缘垫片,所述光收发组件设置于所述光纤适配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光收发组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8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电流采样电路、变频器及变频空调
- 下一篇:一种双用转子的云台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