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6812.8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江锦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拉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线机推 套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套管震动盘;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横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的顶部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内卡接有套管输送杆;所述套管输送杆上开设有输送套管的通道;所述套管输送杆与套管震动盘相连接。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替代劳动者的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电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上述各种电子设备上。现有电线线材穿套管成型工艺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即通过手工方式对线材进行套管加工,且目前线材穿套管的装置设备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上述传统的手工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人工对线材与端子套管效率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
一种打线机推套管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套管震动盘;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横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的顶部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内卡接有套管输送杆;所述套管输送杆上开设有输送套管的通道;所述套管输送杆与套管震动盘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二支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竿上设有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与第一气缸活塞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安装于第一滑竿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型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气缸和第二滑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竿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二传动块的一端与第二气缸活塞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块远离第二气缸一端延伸至套管输送杆的上方;所述第二传动块上设置有套管夹头;所述套管夹头伸进套管输送杆输送套管的通道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震动盘将套管输送至套管输送杆的通道上,在纵向调节组件和横向调节组件的协调作用下将套管套入导线上,便于保护导线与端子的连接部位;具体地,第一气缸推动第一传动块上移,继而带动第一滑竿沿着第一滑块上移,此时横向调节组件被抬高,第二气缸带动第二传动块向后移动退位,进而带动第二滑竿沿着第二滑块向后移动退位,此时套管夹头退位,第一气缸向下动作带动横向调节组件下降,此时套管夹头夹住套管,第二气缸向前驱动第二传动块向前,即套管夹头将夹住的套管推出套进对应工位上导线上,循环动作即可实现不停歇作业,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替代劳动者的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套管震动盘;2-套管输送杆;3-第一支架;4-增高架;5-夹板;6-第二支架;7-纵向调节组件;8-横向调节组件;701-第一气缸;702-第一滑块;703-第一滑竿;704-第一传动块;801-L型板;802-第二气缸;803-第二滑块;804-第二滑竿;805-第二传动块;806-套管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6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回转吊具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备用保险管的美规保险丝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