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3727.6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陈丽娜;曹学友;王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08;H01G2/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周美锋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方形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包括防护组件和盖体,电阻发热体设置在风扇的下端,电压监测器可实时监测电子元件的电压情况,电阻发热体可发热,通过风扇可向内部吹风,使得内部潮湿的空气被风干,同时经过散热孔可对内部进行散热,防止内部因潮湿而发生漏电的情况,安全性能强,需要检修时,放电后,剩余的电量可驱动风扇继续工作,当风扇停止转动时,即可说明电荷被放完,即方便操作人员的检修,防触电效果好,操作人员向下按压按压条,翘板在靠近按压条的一端下沉,而靠近卡块的一端被抬起,从而使得卡块带动电子元件抬起,使其无接触的暴露在外端,便于操作人员的检修,防触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
现有的电容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检修,但是放电的时候还会有残余的电荷,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防触电效果不好,安全性能不好。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具备防潮效果好,防触电效果好,安全性能佳的优点,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包括防护组件和盖体,盖体设置在防护组件的上端,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外壳、电子元件、引线端子和开合机构,底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件,外壳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电子元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引线端子设置在电子元件的上端,开合机构设置在电子元件的外表面,且设置在外壳的内腔,外壳为聚乙烯材质制成的构件;
所述盖体包括盖板、透气孔和空腔,盖板设置在外壳的上端,透气孔加工在盖板的上表面,空腔设置在盖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散热孔和内壁层,散热孔设置外壳外表面,内壁层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壁端。
优选的,所述空腔包括电压监测器、风扇和电阻发热体,电压监测器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内壁,风扇设置在空腔的内部,且与电压监测器电连接,电阻发热体设置在风扇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电子元件包括陶瓷体和卡块,陶瓷体设置在电子元件的下端,卡块固定安装在电子元件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按压条、翘板和支点,按压条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翘板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按压条的下端,另一端设置在卡块的下端,支点活动安装在翘板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内壁层设置有多组绝缘条,且绝缘条为网格状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按压条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且一端与盖体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子元件与电压监测器、风扇和电阻发热体均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方形塑壳电容器,陶瓷体设置在电子元件的下端,散热孔设置外壳外表面,内壁层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壁端,内壁层设置有多组绝缘条,且绝缘条为网格状的构件,使得电子元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均留有空间,便于散热,防止在检修时与电子元件的直接接触,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未经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3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装铝箔卷的吊具
- 下一篇:防爆安全警示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