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0526.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东;张会国;易海荣;郭丽虹;欧阳冬梅;胡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峦岗岭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徐苍 |
地址: | 3308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装置 压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下压板的内部设有电热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采用上下压板结构,上下压板通过弹簧连接,下压板揉捻茶叶时由于弹簧的弹压作用,使得揉捻过程更加柔和,更加符合人手揉捻的效果,揉捻效果好;下压板内设有电热板,可根据需要调节压板温度,进一步提高揉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揉捻一般是采用揉捻机进行操作,揉捻机是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称之为茶叶揉捻机。其中压盖是揉捻机内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茶叶压在揉桶内,揉捻过程中不断对茶叶进行挤压,达到揉捻的效果,但目前的压盖为一个圆形铁盖,其揉捻过程为刚性按压,会对部分茶叶造成损坏,揉捻过程有茶叶漏出,或者揉捻过程到后期,茶叶的体积会有变化,现有的压盖无法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该压盖采用上下压板结构,上下压板通过弹簧连接,下压板揉捻茶叶时由于弹簧的弹压作用,使得揉捻过程更加柔和,更加符合人手揉捻的效果,揉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其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下压板的内部设有电热板。
所述上压板的上端连接一个连接杆。
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为圆形结构。
所述上压板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压板的直径。
所述电热板电连接到外部的电控装置。
所述连接杆连接到外部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采用上下压板结构,上下压板通过弹簧连接,下压板揉捻茶叶时由于弹簧的弹压作用,使得揉捻过程更加柔和,更加符合人手揉捻的效果,揉捻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的下压板内设有电热板,可根据需要调节压板温度,进一步提高揉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揉捻装置的压盖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压板,2为下压板,3为弹簧,4为电热板,5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峦岗岭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峦岗岭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0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